“孔子在等什么,为什么还不渡劫?”
所有关注孔子和释迦摩尼论道的大能,心中全都產生类似的疑惑。
当孔子正面击败释迦摩尼,在实时直播下,让洪荒东方生灵明白佛门教义的问题,
得无量人道气运庇佑,海量人道功德加持下,修为一路暴涨,从金仙境界,直接提升到了大罗金仙巔峰。
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需要渡过大罗天劫,孔子的修为才能真正稳固下来。
不过,这也只是走个流程罢了,对於其他人来说,九死一生的大罗天劫,对孔子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危险。
毕竟,大罗天劫再怎么强大,那也只是针对太乙金仙的劫难,孔子现在都已经有大罗金仙巔峰的修为,怎么可能会渡不过大罗天劫?
只是不知为何,面对这滔天机缘,孔子却始终不愿迈出最后一步,渡劫成就大罗金仙。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迫不及待的引动天劫,稳固大罗金仙的修为,哪里会像孔子这样等著。
这就让诸多大能心生不解,在想著,孔子是不是还有什么惊人之语,还能继续获得人道功德和人道气运。
如果是在这场论道之前,他们绝对不会產生这种念头,甚至对孔子的关注,也就仅限於孔子敢和佛门对著干这一点。
但现在,所有人看向孔子的目光,全都带著钦佩与忌惮。
这孔子能够得杨宣庇佑,即便现在还是金仙,也值得一眾大能的重视,让大罗金仙都感到忌惮。
在这场论道中,孔子以金仙修为,堂堂正正地击败了释迦摩尼。
固然,佛门教义的確存在问题,让孔子占据优势,但不管怎么说,孔子只有金仙修为,和准圣的差距简直难以衡量。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还能顶住压力,条理清晰的论述佛门的问题,將释迦摩尼击败,甚至得到了人道的认可。
仅此一点,就已经超过许多大罗金仙,值得一眾大能重视。
若是换成在此之前,孔子如此行为,他们会觉得,可能是孔子太激动,也可能是因为天劫而下意识感到畏惧。
但现在,他们不確定了。
关注此地的大能中,惟有杨宣知道孔子將来的成就,隱约猜到了孔子想要做什么。
哪怕是以他心境,此时也还是难免有些激动。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孔子这是要在今日创立儒教!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九州早就处於末法时代,孔子只是没有修为的普通人,他所创立的儒教虽为三教之一。
但实际上,儒教的影响范围只有九州,且本质就只是给九州人族开智,並没有修行的的功法,只能养出浩然正气,更不是什么修行大教。
如今的九州,地脉並未遭到破坏,就连末法时代的影子都没有,人族一直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早已实现全民修行。
孔子这些年所完善的教义,可不仅仅只有助人开智的文章,更有养出浩然正气,利用浩然正气的根本修行之法。
將来儒教的影响范围,也不再局限於九州范围內。
多的不说,在这场直播的影响下,至少儒教的范围,可以遍布整个洪荒东方,让洪荒整个东方的诸多生灵,都成为儒家的学生。
可以想像到,一旦孔子立教,所获得功德,绝对不是原本时间线上所能比。
儒家的气运和浩然正气的浓郁程度,也会在短时间內,提升到骇人的程度。
浩然正气可是关乎杨宣斩出善尸,还涉及他的一些猜想,他怎能不激动?
也就在这时,前方的孔子终於有了动作。
只见他转过身,对著身后由人道气运匯聚而来的万灵虚影,认认真真的行了一礼,沉声说道:
“人道在上,吾为孔丘,今创一教,名为儒,自此以后,洪荒万灵,皆可为儒教门生,
知仁,知礼,知孝,无论身份贵贱、修为高低,皆可读圣贤书,养浩然正气,修儒教神通……”
孔子语气不急不慌,將自身思想、儒家教义一点点说出来。
並在这期间,人道有感,越来越多的气运匯聚而来。
等到孔子的话音落下,空中的气运匯聚了海量的气运,虽然还比不上阐教、截教这样的一流大教,但也能堪比洪荒眾多势力。
“这怎么可能?!!”
看著如此之多的气运,有大能忍不住惊呼。
要知道,孔子在不久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金仙,如今宣告人道,刚刚创立儒教,便匯聚了如此惊人的气运。
这要是再过几个元会,怕不是就要赶上阐教、截教这样的一流大教了?
一个相当於金仙所创立的教派,其气运竟然堪比圣人大教,这种事情即便是亲眼所见,也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人道可不会在意这些生灵的想法,更没有解释的可能。
就在一眾大能震惊不已的时候,天空中的海量气运缓缓落下。
其中,有六成左右的气运,落在孔子的身上,一成归於孔子的学生,半成归於分散到洪荒东方各地,为洪荒生灵开智。
半成气运一分为二,飞出天穹,消失不见。
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