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284章 夫妻相(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4章 夫妻相(4k)(2 / 3)

传染病和流行病并不完全等同,所以他将两种东西分开来说。

别看娄晓娥研究生还没毕业,但是医健委的同志这话说得一点儿不夸张,就那本《简明基层医生手册》里那几十种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手段,这句话就说得不亏心。

更别说有个非常鲜活、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肺结核治疗方案在那儿摆着呢。

这也是为什么医健委的同志要专门带着人过来单独找娄晓娥的原因,她这里值得专门跑一趟。

说到专业上,娄晓娥可就不呆了,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给了她强大的自信,也许自己也不懂同志们研究的这个病,但是听一听,尝试出出主意的自信还是没问题。

“这样啊,那给我看看材料吧,能不能成不好说,先看看。”在工作的时候,娄晓娥的语气和习惯越来越向高振东靠拢,算是潜移默化加上娄晓娥一点点的刻意模仿。

她的想法很朴素——我家振东是这个习惯,那说明这个习惯很好!不相信看看他的成果不就知道了?

可见“夫妻相”这种说法,倒也不是完全的没有来由硬吹。

几人都坐下来,草原的同志把资料拿出来,递给娄晓娥。

娄晓娥翻看着资料,眉头紧锁。

这东西的确麻烦,倒是一时半会儿出不了生命危险,但是这个病的问题在于难治。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一种在畜牧区高发的牲畜传人的流行病。

一开始看起来是典型的感染症状,但是发展到后期会攻击脑、脊髓、心脏瓣膜等,虽然只要不发生这些感染的时候布病致死率不高,但是迁延不绝,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这个病有个俗称叫“懒人病”,就能知道这东西有多磨人了。

就好像地方病仿制组的同志们说的那样,这个病不算急,但也不能不管。

“这个病有点折磨人啊,不论是病人还是医生。”娄晓娥在这之前是真的没有接触过布病的防治方面的东西,不过以她现在的底子,看别人的研究材料还是能看懂的。

“对,这个病有些奇怪,人的免疫力好像对它几乎没有作用,研究统计发现,从感染到发病,中间没有什么症状,等到发病的时候,已经是感染比较严重了,而且到这个阶段,免疫系统还是不怎么起作用,绵延不绝。”

60年代中,免疫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免疫系统的机理,却还比较粗疏,国内的同志在这方面就更是不太清楚。

“用药呢?”娄晓娥问道。

“很奇怪,这是由布鲁氏菌造成的,所以我们用青霉素去治疗,但是效果很差,复发率高达40%以上,牧区的同志们开玩笑说,还不如自己硬扛,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说起这个,归城来的同志很是惭愧,觉得自己的工作完全没做好。

医健委地方病组的同志道:“我们在考虑,是不是耐药性的问题,所以才来直接找你,你们现在正在做一个耐药性的新药,我们考虑是不是在这方面能对得上号。”

对于娄晓娥在做什么,医健委的部分同志是知道的,一来是因为医健委本身就对娄晓娥这类成就斐然的同志比较关心,二来是还有别的部委对娄晓娥的情况也比较关心,要通过医健委了解。

娄晓娥摇了摇头,这个病她不懂,但是这个菌她是懂的,作为一种疑似耐药菌的病菌,她还是有了解的,至少团队做过针对性试验。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布鲁氏菌的耐药机理是什么我们虽然不清楚,但是它不是因为β-内酰胺酶才耐药的,因为我们利用新研究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做过试验,β-内酰胺酶加上青霉素,和不加β-内酰胺酶,对于布鲁氏菌的杀菌效果基本一致。”

其实布鲁氏菌难搞,是别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现在很难研究,需要在细胞层面才能搞清楚原因。

“这样啊,那对于这个病菌,你有没有什么大致的想法?”医健委和归城来的同志并不气馁,虽然没找到正确的道路,但是至少否定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已经算是一种成功。

娄晓娥看着手上的资料,突然灵光一闪。

“你们试试利福平!”

“利福平?就是你们在《手册》里用于治疗肺结核的那个?”同志们对于肺结核的治疗这一在当前算得上是重大成果的方案,可谓个个都烂熟于心,哪怕他们研究的不是肺结核。

娄晓娥点点头:“对,布鲁氏菌也是杆菌,结核杆菌也是杆菌,而且两者在过往都有类似的表现——免疫系统和青霉素都效力低下。我觉得你们可以试一试。”

现在的研究手段极为有限,对于这些病的发病机理和细菌的逃逸机制可谓是完全不了解,也只能用最传统的办法——试错。

在手段不够的时候,有时候是真的只有靠一点一点试错和基础扎实之下的灵光一闪。

别看娄晓娥这个建议看起来只是因为运气,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底,这个运气是不会降临到她头上的。

她有些高兴,但是她并不清楚,她这算是靠极为敏锐的直觉歪打正着——虽然她的理由有些说服力不是很足,但利福平的确是治疗布病的钥匙之一,只是布病有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