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057章 二平四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7章 二平四稳(1 / 2)

路确刚到开封的时候,恰逢秋闱开卷在即。

朱棣对他十分信任,很快就下旨,命其顺便监察这一届秋闱。

虽然没有阅卷的权利,路确也很高兴。

这次参加秋闱的学子,有很多来自新书院

他们的入学时间长短不一,路确本也没指望他们一次就能中举,就当是实战演练了。

等到考完出榜那天,结果不出意外,新书院的所有学生全部落榜。

本着鼓励一下学生,让他们别灰心,努力读书再接再厉的想法,路确去了位于陈州的陈州书院。

这所书院是开封所建的第一家书院,也是学生最多、成立时间最长、这届秋闱参考学生最多的书院。

也是最惨的参考三十二人,无一得中。

路确本担心学生落寞失意,可却没想到,还没进书院就仿佛看到冲天的怨气。

“先生!我等若是实力不济,技不如人,那没什么说的,回去苦学苦读,来年再战便是!”

“可是您看看,这样的试卷也能中试,我等苦学还有什么意义?”

路确疑惑的接过试卷,坐下来认真审了一遍,眉头开始皱起。

这份试卷说不上很差,但也绝对谈不上优秀,只能说四平八稳了一半——二平四稳。

如果放在当年他就读的泉州书院,这样的水平只怕连晚饭都别想吃。

前些日子一直在忙着成立开封书院的事,没特别关注秋闱结果。

但现在,心底的疑心终于忍不住浮现。

虽然苏谨有意改变科举当官的纳才制度,但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新式书院,经义也占比很重,尤其临考之前,还会祭出他的科举**————刷题。

每逢试考前半年,所有应届学子,皆要经受这最痛苦的日子,每天玩命的刷题。

什么时候把这截搭题、摘字题都玩明白了,也就无惧科举了。

所以苏谨可以很自豪的说,全天下最难的题不在朝廷,而在他的书院里。

毕竟,朝廷派出的出题考官,还得费尽心思的想办法去难为学生。

但苏谨只需要把自明以后,那些变态的试题拿出来一抄,就足以让这些研究了一辈子的老学究,一个个挠破自己的脑袋。

地中海变全秃,正常人变溜冰场,苏谨只要动动手指就行。

要不然,当年苏谨手下十九学子,凭什么直接霸了榜?

路确本人,就是当年被苏谨折磨到死去活来的其中之一。

这次参加秋闱的学子,虽然达不到他们那么变态的刷题数量,但最少的也刷过几个月了。

没有中试虽然说的过去,但一个都没有,属实有点奇怪。

再看看手中的试卷,他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你们这份试题从哪里来的,不会是偷的吧?”

路确沉着脸,不管试题是真是假,但若是偷来的,那可是大罪!

“不是!”

学生叫起屈来:“这份试卷,是那个叫李二河的!”

那学生一脸的愤愤不平:“本来我等落了榜,自认水平不济也认了,

可那天适逢这李二河在酒楼炫耀,还把自己的试卷誊写下来,我等一看才气炸了肺!”

“先生您说,这等试卷都能中试,我等还学他做什么?”

经过这些年的为官,路确早非昔日吴下阿蒙,阴沟里的一点东西,他还是懂的。

“你们先别声张,这件事就交给为师处置”,路确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好一招釜底抽薪!

恩师在这边忙着办学院,你们却在背地里营私舞弊,排除异己,玩这些阴招。好啊,好啊!

“最近这段日子,凡参考者,不得迈出书院大门一步,明白了吗?”

“先生,这是为何?”

“别问那么多,照为师的吩咐去做,敢有违命者,直接开除学籍,莫谓为师言之不预!”

“啊,这...是。”

路确担心这帮孩子心里不忿,闹出什么事来反而不好收场。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捏到营私舞弊的证据。

当日,他就离开陈州回了开封。

路确是这一届秋闱的主考,虽然秋闱放榜已然结束,但他仍有查阅试卷的权力。

随考的本地官员,看他忽然回来要查试卷,顿时如临大敌,百般阻挠就是托词不让他查。

是夜,他直接去了周王府。

周王朱橚,原本被朱元璋封为吴王,后又因‘吴地乃国家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为由,改封周王。

不过当时他的封地不在开封,而是和他几个兄弟一起,被封到凤阳。

直到洪武十四年的时候,才改到开封就藩。

朱橚为人和善,和其他几个兄弟不一样,是老朱家少有的正常人,不过也是个倒霉蛋。

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他就被当成了软柿子,第一批削藩就有他。

当时的他,直接被铁脑壳侄子弄到了京城,软禁起来。

好在他心宽,去哪住都行,也没因此影响什么。

没过多久,四哥朱棣就打进了应天城,一把火把铁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