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虎贲郎> 第581章 紧锣密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1章 紧锣密鼓(1 / 2)

第581章 紧锣密鼓

傍晚时分,城北骠骑将军府。

董承握着衣带诏愁眉苦脸,难得天子下定决心,可最难的串联各军的任务却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需要时间来操作,诸将、各军达成共识之前,参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背叛,都会引来吕布的迅烈打击。

吕布不是董卓,但吕布放弃臣属之道时,表现出来的破坏力绝不会比董卓弱。

董卓可没有什么大靠山,现在吕布只要肯低头,那赵基就是吕布最大的靠山。

董卓不敢在雒都大开杀戒,要借迁徙长安的方式来消耗公卿百官的性命、影响力。

可吕布敢,吕布比董卓更年轻,经历过董卓、李傕郭汜之乱后,朝廷威仪极具衰落。

当吕布放弃最后那点敬畏之心后,会发现所谓的公卿,赵基当虎贲中郎将时敢敲断他们的腿,那吕布更是可以集中给公卿百官断腿!

因此,随着大将军幕府门可罗雀,影响力肉眼可见的旁落,城内气氛越来越压抑。

终于暮鼓声响起时,高顺调动几支军队自南门、西门而入,持大将军令,开始换防。

被换防的部队并无抵抗或拖延之意,而他们也撤到城西军营。

高顺所领的陷阵营千人队也在许都宵禁后,入驻城中大营。

许都驻防部队的和平交替,不仅吕布松了一口气,其实其他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哪怕是城中的流浪狗,恐怕也会生出庆幸之意。

夜中,车骑将军府。

张飞急的团团转,在刘备面前来回踱步,身上铠甲摩擦,甲叶碰撞哗哗作响。

刘备却与崔琰下棋,两人都是娴静模样。

崔琰是袁绍派来的使者,崔琰的同窗孙乾、刘琰、国渊、许慈都静坐围观。

国渊是青州乐安人,他再清高,也高不过孙策举起来的刀。

哪怕他能躲到外地,可他亲友还在青州,所以他成了孙策青州牧州牧的从事。

许慈是南阳人,如今代表刘表一方。

其实刘备一直很受郑学一脉门生的推崇,随着刘备入朝,这种影响力达到了巅峰。

如今汉室社稷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赵基携不世之功已有问鼎之意。

只有傻瓜还会心存期望,从赵基拖延接见朝廷各方使者开始,就注定双方没有了谈判的可能性。

不是天子或朝廷不想破格封赏赵基,而是赵基不肯拿出应有的态度或承诺。

赵基拒绝沟通,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如果是个正常人,立下这样的功勋,就该积极与朝廷各方沟通,相互许诺、利益勾兑……反复几次交流,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现在就怕天子、朝廷豁出脸面要封王,却被赵基反复辞让。

问题是赵基辞让简单,赵基不受大封大赏,他下面的将校是怨恨赵基,还是怨恨朝廷?

例如张辽,赵基受封王爵,那张辽凭借功勋,怎么也是个三千户食邑的侯爵;若是赵基辞让王爵,张辽敢要与平阳侯平列的其他县侯?

所以刘备一方,以及其他各方使者入朝后得到的共识很简单,那就是赵基拒绝沟通,是铁了心把天子、朝廷架到火堆上炙烤。

众人沉默观望之下,还是刘备棋力更强,迫使崔琰投子认输。

两人各自拾捡棋子,简雍贴近刘备正要低声讲述,刘备开口:“不必隐瞒,究竟何事?”

“主公,国让发来密信。”

简雍从袖中摸出一卷帛书,刘备伸手拿过抖开阅读,只有百余文字,看后就递给对面崔琰:“若是大将军行为不轨,有逾越之处,刘子惠各军也会立刻举兵,讨伐大将军。”

崔琰捧着帛书阅读,感觉这封密书来的太巧合,也没有多说什么,思考一番就问:“扬州刘子芳可能如约举兵?”

刘备没有夸口,神情沉肃回答:“据刘子芳书信而言,他受赵氏祖孙提携,遂有此位。故不愿与赵氏交恶,却能向江北的刘子台兄弟供输钱粮,以资军用。”

刘艾是真的不想跟赵基交恶,又难以承受天下各方的指责。

身为朝廷所立的宗藩,刘艾有责任举兵维护朝廷,拱卫汉室社稷。

如果刘艾这样的宗藩都不肯出力,又怎么能让外姓臣工奔走、效死?

不仅是刘艾,刘备、刘表、刘璋都有这方面的道德压力,这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基础。

如果这次运作的好,这些宗藩能获取朝廷进一步的解禁,使他们成为相对独立的藩国。

其实刘表、刘璋、刘艾分享长江流域,他们的动员潜力是很强大的。

可就是缺乏足够的名义与利益,除非朝廷能解禁,让他们成为割据、如似汉初诸刘王国那样。

若是这样的话,那许都朝廷与天子的存在意义都会被严重削弱。

就要看皇帝有没有这么大的决心,只要他肯背负当世、后世的骂名,给诸刘宗藩解禁,那么诸刘宗藩立刻就能爆发出强劲动员力。

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只能动员几万常备野战力量?

真放开禁锢,进入战国化,诸刘王国剪除内部顽疾,随意可以进行十几万、数十万规模的征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