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094
黄述玉可不想社死当场。
她眼中骤然亮起名叫吃瓜的光芒,脑袋快转成了螺旋桨寻找“黄述玉”。一道道视线从黄述玉身上掠过去,没有一个人怀疑她就是广播员口中的人,甚至把黄述玉看成了同道中人,被黄述玉眼中的八卦之火烫到,奇妙的是有人开始反思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吃瓜人,更有甚者,个别几个人把黄述玉当成了榜样[显眼包。]
阅文无数的黄述玉自然知道显眼包是什么意思,她刚要跟弹幕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辩论,不知道哪里钻出来三个小孩,把她当做柱子绕着追逐。一个小孩弃她而去,在一条条大长腿中穿梭,另外两个小孩笑着追过去。父母们出面制止他们奔跑,他们边跑边扭头嘻嘻哈哈朝父母做鬼脸。一抹绿色身影拄着双拐下了火车,就在孩子们撞到军人的一瞬间,,黄述玉丢下行李,如同箭矢咻一声冲了出去,一手拎着一个孩子,右腿勾住一个孩子。三对父母穿越人群来到黄述玉面前,先确认了军人没事,再齐齐把孩子横放在腿上,扒下裤子,左右开弓一顿猛抽。
妈妈抽完了,爸爸抽。
完事了,给孩子拎上裤子,让孩子给军人道歉。受认知的限制,刚到黄述玉膝盖位置的孩子不能理解他们撞到军人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只觉得军人不仅拦了他们的路,还导致他们挨揍,他们不想道歉。
父亲们的手搭在皮带上,他们一哆嗦,大声向军人道歉。有个孩子实在惧怕爸爸的那条皮带,吓得当场给军人磕一个。凭什么发小比他俩多一个步骤,两个小孩不服气,也给军人磕一个。人们爆发出善意的笑声,驱散了凝重的氛围。父母们感谢完黄述玉,带吹鼻涕泡泡的孩子离开。这名军人叫叶建民,是地地道道的杭城人,做任务受伤后,在部队医院治疗,战友们轮流照顾他,已经严重影响了战友的日常训练。他刚能够独自行动,立刻向领导申请回老家治疗。领导给他开了介绍信,他回到杭城,拿着介绍信到117医院治疗。
叶建民不愿离开部队,十分重视他的腿。
他受伤的消息被一份电报带到父母耳中,父母给他发来了三个字电报,“厂不放",意思是厂里不批假。
他到117医院治疗,盼望着父母饭点给他送个饭。眼前的女同志避免他的腿遭受二次伤害,叶建民郑重朝黄述玉道谢。他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在国土上守护每一名军人,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她当不起叶建民道谢。黄述玉朝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笑得明媚灿烂:“你们守护每一寸国土,每一个人民,是人民英雄,如果让我们的英雄在家门口受伤,我们为之羞耻。”
“好!”
“小同志说的对!”
站台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黄述玉的双手快拍出了火星子,突然一个人影窜到她面前,一脸激动握住她的双手:“黄述玉同志,我们总算把你盼来了。”掌声戛然而止,一双双眼睛齐刷刷落在她身上,自认脸皮厚,她认第二,没人认第一的黄述玉实在遭不住这么多双遭遇到欺骗,怨念几乎凝聚成实质的视线,和叶建民挥了挥手,捡起行李,像阵龙卷风,刮出了火车站。大
刀茅巷。
两天前,纺织厂负责广交会事宜的戴勇、茅丹秋在火车站接到黄述玉。黄述玉以为两人开了辆吉普来接她,第一次乘坐吉普的黄述玉还有点小激动。
最后她一脸冷酷无情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茅丹秋骑车驮她。茅丹秋骑的还没有她走的快,最后还是她把茅丹秋驮到厂里。火车站广播员的话,任何一个人都会理解成纺织厂开车接她,不怪她多想。黄述玉跟随两人到厂里报道,厂里给她安排一个临时职位,负责广交会产品的技术员。
张厂长得到消息,那个贼能折腾的东北知青到厂里了,他走到领导身畔,低声嘀咕几句,提前离席。说实话,这个年代,绸伞生产出来,销不出去。上面邀请他们这些纺织厂领导喝茶,动员他们帮扶绸伞合作社渡过难关,纯粹浪费资源。
要他说,不如关了绸伞合作社,把失业员工分散到各大纺织厂。其他纺织厂的领导不知道张厂长请来了一个擅长搅弄风云的外援,以为张厂长被他们打趣,红星纺织厂今年又是白陪跑,带了个零蛋回来,张厂长恼羞成怒骤然离席。
他们笑说张厂长开不起玩笑,组织今天茶话会的领导笑而不语。张厂长人未到,声音就到了。首都日报的报纸上刊登过黄述玉的照片,黄述玉跟照片没有出入,张厂长一眼就认出了她,热切跟黄述玉握手,让秘书给黄述玉泡杯好茶,点名要杭城第四茶厂的茶叶。张厂长来的真巧,黄述玉正在看茅丹秋、叶建民拿过来的样品。“这么好的真丝印花绸缎居然销不出去,外国人真没眼光。"张厂长一脸慈爱抚摸绸缎,顺便踩一脚外国人,蛐蛐外国人审美不行。茅丹秋两人已经跟她说了请她来的目的。黄述玉还在纳闷呢,外国人推崇华国古老的工艺,绸缎怎么会愁卖呢?当黄述玉看了清一色的拖拉机、锄头镰刀图案,黄述玉瞬间就明了了真丝印花绸缎不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原因。黄述玉说出了最朴实的话:“张厂长,有没有可能不是外国人不识货,而是他们欣赏不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