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到市委走一趟,看看有没有她的信件。黄述玉一出现,就被马科长热切地迎进会客室。自车站一别,他们就没见过黄述玉,他、孙主任、史主任还好,就是把马科长急坏了。
一封来自杭城的信件寄到市委,收件人是黄述玉。也不知道谁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田主席,田主席天天到市委等黄述玉。田主席的做法,他没意见,可这家伙每次来,都咋咋乎乎闯进他的办公室,一边嚷嚷着让他拿好茶叶招待他,一边动手翻找,一到饭点,就找过来蹭饭马科长对这个无赖无可奈何,祈祷黄述玉赶紧现身,把田主席弄走。黄述玉现身了,田主席却不来了,马科长服气了。马科长把信交给黄述玉,说出去催人给黄述玉倒杯茶,实则去问手下有没有人联系上田主席。
通常情况,黄述玉不会让弹幕监听别人,但马科长留住她的行为太过刻意。在别人的地盘,黄述玉两眼一抹黑,心里实在没底,黄述玉动用了弹幕。黄潇操控自己的视野,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他都溜过去听一耳朵,听到大家都在羡慕药材厂攀上了北大荒兵团这条大粗腿,还听到现在药材厂的大姑娘、小伙子可受欢迎了……
弹幕给她打听消息,她在读信。
信是林巍寄来的。
信上说建国以来,皖省共泄洪6次,54、56、60、68、69、71,每次泄洪,泄洪区内的农田、房屋,统统被无情的洪水吞没。颍州是其中一个泄洪区,杭城军区认领了颍州,领一送一,上面把谯城也丢给了杭城。白部长偏偏这个时候走亲戚,林巍父母的老战友不好让白部长白走亲戚,把谯城当做土特产送给了白部长。
黄述玉眼睛瞪的滴溜圆,原来还能这么操作,学到了。黄述玉从弹幕那里得知几乎每个单位都知道北大荒兵团要帮助药材厂发展,黄述玉的眼珠子快要瞪出来!
谣言从哪里传出去的!
别让她找到!
就算她找到了,她拿那个人也没有办法,因为她在别人的地盘上。这件事已经闹得尽人皆知,迟早会传到她领导耳中,就算不是她的错,她也要挨批。
谁家好人喜欢挨批啊!
黄述玉脑袋一转,立刻有了主意。
她把信纸塞信封里,装挎包里,走到窗前,俯瞰这座城。随处可见木雕、砖雕、彩绘,据说这座城有唐代的风韵,后来又结合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成就了谯城的建筑美感。
没有鉴赏能力黄述玉都被充满了古韵的谯城所震撼。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黄述玉回头,就看到田主席边喘粗气,边擦汗走进来。
在田主席的认知里,他被黄述玉晾了多天,黄述玉在给他下马威呢,他职位虽高,但谁让他有求于人呢,只能收了全部小心思。他一上来,把手提包放到会议桌上,热情地跟黄述玉握手,笑容是那么的灿烂,说的话是那么的好听。
“在谯城逗留几日,我终于明白为何人人都说谯城是千年药香浸润的城。”黄述玉笑着说。
脑补过度的田主席捕捉到“药香”二字,分析出黄述玉此行的目的一定跟药材有关,更加确定他之前的猜测。
两个各怀心思的人试探聊了几句,田主席顺势邀请黄述玉参观药材厂,黄述玉顺水推舟应了。
黄述玉去参观药材厂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瞬间吹遍了大街小巷。黄述玉怀疑有人在背后推动,目的就是坐实这件事。黄述玉受到药材厂员工夹道欢迎。
可惜了,时代不允许,无法邀请黄述玉到花戏楼看戏,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他们给黄述玉表演了千人五禽戏。
五个白发苍颜的老人在前面领队,黄述玉在旁边跟着比划,跟不上老人,她转头照着年轻人比划。
年轻人和老人的五禽戏有着很大的区别,黄述玉跟田主席进车间的路上,问出了她的疑惑。
田主席笑着给黄述玉解答她的困惑:“就跟简体字取代繁体字一样,简易的五禽戏取代了流传几千年的五禽戏。”
用弹幕的话来说,年轻人耍的五禽戏是阉割版的五禽戏。在田主席的陪同下,黄述玉走进了车间,参观了工人们制作丸药,原来丸药细分了这么多种类,浓缩丸、水丸、蜜丸、糊丸等。田主席又带黄述玉参观了其他车间,和储存药材的仓库。刚开始破除四旧,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冲进药材厂搞破坏,绑走了领导们到大街上PD,药材厂上一批领导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主编同一批下放,田主席这批领导上任后,兢兢战战工作,不敢创新,生怕犯了忌讳,步前一批领导后尘。
北大荒兵团帮助他们发展是好事,但田主席提前跟黄述玉说清楚,在原有的技术上,黄述玉怎么折腾都行,唯独不能搞创新。邬逸春这样,田主席又这样。
黄述玉第一次清晰的认识到3年后的改开是一项多么伟大的正友策。邬逸春是没有后路,决定破釜沉舟,田主席有后路,一定没有勇气破釜沉舟。
黄述玉自我宣传自我夸耀,她到北大荒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拿出来夸一夸。黄述玉的能力,田主席暂时没有发现。
黄述玉脸皮比城墙厚,他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黄述玉再次祭出她的报纸。
田主席狐疑地浏览报纸,这几份报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