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只买到了友谊霜。
每次洗过澡,身体干的不行,两人又买了两只蛤蜊油,一只0.09元,用来抹身体的。
[余泰平、那春在你右前方!」
[在那里挑小孩戴的帽子。]
黄述玉十分自然问白艺青要不要去给她女儿买一顶帽子。“要。"白艺青是独生女,她是科员,领22级工资,一个月57块钱,她父亲是一名石油工人,母亲是一名五七工,两人每月还会补贴白艺青一些钱票,她对象除了每个月风雨无阻寄5块钱养老钱给父母,其余的钱都上交。她从来没缺过钱。
后来,她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因为有了女儿下降,反而还提升了。爸妈心疼她照顾孩子,再也没有在她面前说一些她不爱听的话,对象在财务科,工作清闲,接送女儿的事自然就落到他头上,对象的弟弟妹妹工作的厂里有了瑕疵品,都会寄一份过来。
她女儿生来就是报恩的,白艺青做不了严母,教育女儿的事就落到了她对象头上,她负责使劲宠女儿。
一听黄述玉提到她女儿,她整个人陷入兴奋的状态中,拽着黄述玉直奔目的地。
整个柜台几乎被狐皮帽占领了。
每顶帽子的颜色都不一样。
白艺青夫妻脑袋又大又圆,孩子随了他俩,才三周岁,头围就52cm了。黄述玉头围就比白艺青女儿大1cm。
黄述玉不停地替白艺青女儿试帽子。
白艺青在两顶帽子之间难以抉择,索性都买了。用她的话说,她女儿戴不了了,可以送给她身边这个同班同学戴。
“谢谢恬恬,让她的黄姨有很多帽子戴。"恬恬是白艺青的女儿,黄述玉看过小姑娘的照片,是一个爱笑的小姑娘。
“那可不。"白艺青骄傲说。
黄述玉替白艺青拿帽子,两人去另一边逛。余泰平夫妻的女儿余安还差两个月就两周岁了,小姑娘长相随她去世的奶奶,鹅蛋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隐约能看到余泰平的影子。这种脸型头围都小。
就比如刚刚离开的那名女知青。
余安头围44cm,根本就没有这么小头围的帽子,46cm也不好找。北大荒寒冷,不戴帽子根本无法出门。
夫妻俩为了给女儿买一顶合适的帽子,供销社没少跑。夫妻俩出差路过供销社,进来碰碰运气。
他俩运气是真的好,唯一一顶46的帽子被他俩找到了。夫妻俩买到了帽子,转身要走,就看到地上躺着一本证件。那春捡起来,打开证件,上面的照片赫然是小头围知青。一个眼神,夫妻俩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拿上证件去追两个离开不久的知青。
“黄述玉同志。”
身后有人叫她,黄述玉扭头,就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眼睛明亮朝她挥手。黄述玉停了下来。
那春笑着把证件递给黄述玉,哈出来的白气氤氲了她秀丽的脸庞。老演员黄述玉狐疑地打开证件,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她摘掉皮手套,急忙掏自己的衣兜,掏出了一团冷气,这会儿她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证件丢了,她一脸感激向两人道谢。
在那春夫妻眼中,他们知青即是战友,又是亲人,出门在外就应该互相扶持,相互帮助,摆手让黄述玉不要这么客气。几人聊了一会儿天,黄述玉得知夫妻俩是云山农场知青,要去五师查哈阳农场出差。
黄述玉早就从弹幕那里知道那春夫妻要去查哈阳农场出差,这段时间她打电话骚扰供电局,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供电局决定组建一支小分队,给大泽各连部通电,无意间知道七星农场一支巡线小分队沿路巡线,路过查哈阳农场。黄述玉问弹幕能不能查到这支巡线小分队的路线图,弹幕还真查到了。这支巡线小分队前天经过干校,被师部借调去抢修被积雪压毁的线路。她当时还去看了一眼这支小分队,领导竟然认为她想拐走这支小分对到大泽给她干苦力,把她撵回了学校。
领导对她的误解太深了!
黄述玉叹息。
那春夫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导致黄述玉情绪低落,看向黄述玉身边的白艺青。
“她对自己存在着错误的认知,总是不忿别人不识货,给她一分钟调整心态。"作为黄述玉的逛街搭子,已经习惯了黄述玉时不时抽风。黄述玉重新振奋起来,对夫妻俩说:“一支巡线小分队路过查哈阳农场,他们也在这里,你们要不要跟着他们一起走?”北大荒的冬天十分危险,能跟一支队伍结伴而行,肯定好啊!夫妻俩想也不想,就给了黄述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们愿意跟小分队一起行动。黄述玉带他们到师部。
黄述玉找人打听到小分队回来了,就住在师部招待所。黄述玉带夫妻俩到招待所,撞见小分队成员要出门吃饭,黄述玉上前和他们打招呼,把夫妻俩介绍给他们认识。
那春夫妻跟小分队到师部食堂吃饭,黄述玉拉着白艺青往学校走,特意走了那个路囗。
那个路口围满了群众。
白艺青跟打了鸡血一样,拽着黄述玉挤进最前面。一个女人浑身是血抱着一个瘫软的孩子向群众求助。女人的表叔开卡车撞到了女人的孩子,女人的男人目睹了这场车祸,让表叔赶紧走,已经看不见卡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