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2 / 4)

三名技术员、陆卫东、毕常青和知青眼睛亮的惊人,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去砍树枝,有的捆倒伏的水稻。

尽管他们知道被野猪祸祸的稻田,水稻根系受到严重的损伤,他们这样做,挽救不了什么,但他们始终相信会有奇迹发生。他们是一群相信奇迹的垦荒知青。

杨处长、秋干事深受感染,默默地行动起来。他们花了半天时间,把倒伏的水稻扶了起来。一行人往连部走去。

路上,黄述玉把杨处长、秋干事介绍给大家认识。秋干事问技术员:“水稻的收割时间确定了吗?”“预计在9月中下旬。"何秋实面含忧愁。杨处长已经知道了那片水稻倒伏的原因,他拧眉问:“野猪经常误闯稻田吗?”

何秋实摇头:“到目前为止,只发生了两次。”“那你在愁什么?“杨处长更加困惑了。

“担心狂风加大雨。"何秋实说。

毕常青问黄述玉:“用催雨弹,把雨拦在其他地方,可行吗?”“你们还记得去年一分场用催雨弹打雨,乌云携带着狂风溜了一圈,最后跑到虎林农场下了一场雨吗?"黄述玉问。乌云和狂风在老二连待了二十分钟,吹伤了菜叶,吹倒了大豆和玉米,作为亲历者的毕常青至今依旧记忆犹新。

“乌云是不可控的,还是不要随意使用催雨弹。"毕常青迅速改口。陆卫东一脸后怕支持毕常青。

三名技术员和秋干事听的云里雾里,杨处长听说过这件事,跟四人说八五一零农场的乌云如何奇异的出现在虎林农场的。他们听后,都歇了使用催雨弹的念头。

在23连连部吃了午饭,黄述玉准备回营部,被秋干事喊住。秋干事把陆卫东、毕常青、黄述玉叫到一起,宣读了师部秋收指挥部的决定,他担任大泽秋收工作组组长,并给予大泽干部充分的自主性。黄述玉留宿一晚。

第二天,杨处长跟着技术员和陆卫东、毕常青走了,黄述玉带秋干事去看蔬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哪些菜地用了有机肥?"秋干事问道。

黄述玉:“烂菜叶还没完成腐熟,再等半个月,菜地就能用上有机肥。黄述玉带着秋干事跑遍了所有连队。

秋干事走一路,记一路笔记,对大泽上所有连队的情况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二人骑马回营部。

半道上突然下起了大雨。

又是闪电,又是打雷。

两人不敢躲树底下。

离营部还有10公里的路程,在这种情况下赶回营部,很明显不理智。秋干事为此发愁的时候,黄述玉骑马走一条小路,回头喊:“秋干事,跟上我。”

雨很大,盖住了黄述玉的声音。

秋干事从黄述玉的行为举止猜到黄述玉让自己跟上,他稍有犹豫,最后选择相信黄述玉。

20分钟后。

两人来到之前的西瓜地,地头的草棚没有被拆除,黄述玉和秋干事把马拴在木桩上,跑草棚里躲雨。

风把密集的雨水吹飞了起来,起了一层水雾。这里有段时间没人住了,草长的有膝盖高了。两人蜷缩着,抱着双膝撇头望向铅灰色的天幕,晴日所见的青绿色的蔬菜,远山脚下的草甸,稻海边缘的白桦树都成了虚影。这座草棚孤独的与风雨对抗,庇护着两人。穿过缝隙吹进来的风雨打在他们身上,两人心里一片凉意。

这场雨下到下半夜才停,还好两人随身带了干粮和水。唯二美中不足的就是没办法生火,干粮也被水打湿了。但是能填饱肚子。

黄述玉没有抱怨。

干粮掉泥水里,秋干事都捡起来吃过,他更不会抱怨。两人坐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骑马回营部。黄述玉立即安排人去统计各连水稻倒伏情况。她洗了澡,溜溜达达又去了供销社。

马乐凤的白眼珠子快翻到天上:“小李今天没来,你找小李,请去别的地方找。”

“给我剪个头发呗。"黄述玉抓了抓长到腰的湿发,笑眯眯说。马乐凤一边嘟囔:“我真是欠你的。”

一边询问黄述玉:“剪到哪里?”

黄述玉指肩膀,爱美的她决不允许头发低于肩膀。马乐凤找剪刀,黄述玉搬个凳子坐到门口。马乐凤捧着黄述玉的头发,比划了半天,却没有下手。她吞咽口水,说:“我只给队里的马修过马尾,没给人剪过头发,剪的不好,你可别怨我。”

没听到回话,走到前面一看,黄述玉竞坐着睡着了。马乐凤小声咕哝着:“多柔顺的头发,我想要还没呢,怎么就忍心剪了呢!”

给黄述玉剪头发,比连续剪十条马尾还累。有过这次经验,马乐凤发誓,再也不给人剪头发。马乐凤把头发收了起来,打算抽时间交给卓雅,让卓雅送到场部的理发店。黄述玉醒了,察觉到头发被风吹干了。

她掏出巴掌大的小镜子,不停地瞅镜子里陌生的自己。黄述玉对镜子里的自己打招呼,麻利地把头发捋起来,扎个半马尾,转身跟马乐凤说:“谢了,人美心善的马大美人。”“你真的要谢我,就把赊的账给结了。"正在算账的马乐凤抬眼。“月底结。"黄述玉脚底抹油溜了。

马乐凤十分后悔开这个口子同意黄述玉赊账。每次黄述玉招待客人,都会结清账,立刻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