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审判地
由于月蔽日,这条通往秘境的狭长海域之路也呈现出明暗,一半浴在日光下,一半掩在阴影中,仿佛有条线将海平面分割开。陈莺道:“方仙道的竹简上记载过这个场景,叫作走阴阳。”不死民深居海域秘境,与人世相隔,可以说在另一个遥远的彼岸,是人族绝不可能抵达的境域。
所以必须在太阴蚀日之际,才能找到这条阴阳线,并沿着阴阳线往前走,方能通往不死民深居的秘境。
“据说这条阴阳线是伏羲发现的。"陈莺这些年逐字逐句,翻来覆去地研究方仙道曾经留下的竹简石刻,就像方仙道当年细致入微地研究伏羲,他们甚至一点点去寻找伏羲的足迹,收集发掘了伏羲留下的无数遗迹,陈莺说,“天下间,诸多地方都曾留下伏羲画卦的遗迹,好比陇右天水郡,陈州淮阳郡,河南道蔡州,都有伏羲画卦台,并分别留下过伏羲画卦的传说,那么伏羲始画八卦,究竟是在何地呢?″
陆秉的脸介于明暗交错间,之前陈莺就跟他提过,无量秘境跟伏羲画卦扯了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但那时候的陆秉将自己置身事外,并没将这位死成远古传说的圣人放在心上,他并不认为伏羲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然而谁又能料到,自己就是这则上古传说的牺牲品。
陈莺丧心病狂地将他塑造成了伏羲之躯……而今提起这茬,陆秉心头能呕两碗血:“我管他在哪画卦,总不能是在这儿吧。”
陈莺闻言笑了:“如果不是在这儿,我为何要把你带来这儿?”他就知道。
“伏羲画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陈莺道,“而是踏遍山川海陆,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经日积月累,岁岁年年观天察地绘制出八卦,然后在某个日蚀之日,伏羲观沧海溟濠之中,发现了这条阴阳线。”一条光阴线,将海域一分为二,一明一暗,是为阴阳,海域太极图因此现世。
陈莺将颊边一缕湿发捋到耳后:“也因此,伏羲发现了存世于天地海域中的另一个世界一一无量秘境。”
听到这里的陆秉隐隐发现跟陈莺之前所说的存在差异,虽然他被海浪搅得头眼昏发,思绪还算清明,陆秉扶着船舷缓缓坐直了些:“你不是说,只有不死民才能找到秘境,从而开启秘境,所以阿聪它们才认定当初是雅人…阿昭苏与方仙道里应外合,打开秘境害死了它们?!”是啊,非我族类,根本无法抵达与世相隔的秘境,方仙道骤然闯入,必然是秘境中出了个吃里爬外的叛徒,从而招来灾祸,看门儿的阿昭苏首当其冲。陆秉转头看向沉默的阿聪,眼神在日蚀的明暗中闪烁不定,他跟这戴面具的“哑巴"没法沟通,只能转头质问陈莺:“你不是说,就连阿聪它们自己,因为变成罔象,就再也找不到回秘境的路吗?那现在又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不有的是办法吗?!”
陈莺下意识瞥了阿聪一眼,当时她陪阿聪来东海寻乡,无意发现渔村那座用来炮制伏羲之躯的密室,当看到里面记载着寻找秘境的方法,震惊之余,阿聪根本难以置信。
它不相信,人类怎么可能会知道海域秘境的存在呢?他们驾驶的那艘木制小船甚至经不起一波大风浪,这些人怎么可能发现秘境,找到秘境,甚至打开称境。
这是不可能的,绝无可能。
陈莺道:“反正方仙道的竹简上是这么记载的,本来阿聪不信。”不止阿聪不信,秘境中所有不死民都认定,外界不可能发现他们,不可能找到他们的家园,更加不可能打得开。
但是从密室中留下的记载来看,观天察地的伏羲早就发现了。记载有鼻子有眼,为了找到这处秘境,方仙道一五一十地研究过伏羲留下的卦象,甚至对照着重塑出了伏羲之躯。
陈莺原本觉得天方夜谭,但她看着看着,居然觉得可以一试。万一是真的呢。
她抱着这份不切实际的万一努力尝试,竟真学有所成地钻出了门道,因为很多看似丧心病狂的歪路都是行得通的,比如走胎,感孕,制瘐等等一系列操作,陈莺实践越深入就越发觉得,按照上面记载的办法,真的能够让阿聪它们重返秘境。
直到她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了一具活生生的伏羲之躯,陈莺看着陆秉,他就是摆在眼前的铁证和事实。
走到这一步,已经由不得大家质疑。
陆秉道:“你们现在总该信了吧。”
有句话怎么说得来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羲圣生于天地间,便是众生之先导,始画八卦,道启鸿蒙,故而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始祖。
无量秘境即便与世隔绝,既存于天地,也有圣人参悟看透其天地奥秘,也不知道不死民哪里来的自信认为外界绝不可能找到他们,遇难了就要抓个内鬼叛徒出来定罪?
阿昭苏冤不冤呐。
反正陆秉坚决不相信雅人会联合外人坑害同族。阿聪发作般一盘船板,气势汹汹地冲陆秉比比划划。陆秉看不懂他的手语,但这罔象明显是怒不可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