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走到马厩里,从马司的手中牵了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正当他上马之际,突然有一个士兵匆忙的跑到潘美的身边,并且对潘美耳语了一阵子,然后从腰间抽出一封信,把它交到潘美手中,并且交代他把信交给石守信或者王审琦,然后自行离开了。
潘美拿着那封信,目光深沉的看了一眼离开的士兵,然后骑上马向着开封城的方向奔去了。
在定力寺里,若雪正与兰芝和高氏以及曹家的其他女眷们跪在佛堂的那墩佛面前,双手合十作揖,嘴里还在喃喃的低语着说着什么。
这时候,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携带者十几岁的赵匡美,赵乐虹,以及赵匡胤的妻子和赵匡义的妻子,他们一起走进了佛堂 。跪在了若雪等人的后面,双手合十,也开始向佛祖祈福。
礼佛完毕后,若雪等人在高氏带领下,向着佛堂外走去,正当这时候 ,跪在地上的赵匡义的妻子 ,也就是符氏,符彦卿的庶女看到了若雪那美若天仙的容貌,一眼就认出了她是丈夫最宝贵的画上之女子,心里生起了一阵醋意,眼里有瞬间的恨意,但都只是瞬间。
若雪察觉到了符氏在看她,于是微笑着向符氏点了点头,然后就走开了。
符氏看到若雪比她美,她就已经醋意横生了,再加上自从赵匡义上次入宫归来,对她也不是很上心了,还每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心作画。符氏刚开始以为赵匡义画的是他梦里的美人,或者是历史中的哪个美人,也没有怎么在乎,反正也不是什么真人,就算他每天都想着看着,也不会变成现实,今天见到若雪,才知道,赵匡义画的原来是一个活生生的女子
于是符氏的心里充满对若雪的恨意,她也知道在这个世道上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可他们结婚不到半年,她的丈夫就移情别恋了,更何况,她可是当今符太后的妹妹,虽然是庶出,但也是有血缘关系的 。
符氏目光如炬地看着若雪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不由的出现一种邪念——除掉若雪。
潘美带着赵匡胤给他的信,到了开封城里,他立即就去找石守信,可石守信去了王审琦家,于是潘美骑着马又向着王审琦家去了,由于潘美和王审琦等人交好,所以守门的将士也就没有阻拦潘美进王家府宅。
刚进去,只见王审琦和石守信两人在院子里吃着茶点。活的好不自在。潘美看到着这场景心里着实羡慕。
石守信一转头就看见不远处看着他们的潘美,正向他们走来,王审琦看向石守信的目光所及之处,只见潘美身上穿着铠甲,脸上满是汗水,正大步流星地走来。
王审琦心想,他不是跟着赵检点去打仗了,怎么现在回来了,正纳闷间,潘美已经走到了二人面前。
王审琦不由的将心中的纳闷问出了声,说道:“你不是跟着赵检点去打仗了,怎么回来了。”
潘美听了王审琦的问话,看了看王审琦和石守信,再看了看他们身边服侍他们的人,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王审琦看到潘美的样子,便打发下人下去了,潘美这才将军营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王审琦和石守信。并且将信交到了二人手里。
石守信打开信一看,大惊失色。石守信将信中内容简单的向潘美和王审琦陈述道:“信中说,让我和王兄在汴京城接应他们进城,并让我们保护好潘美的安全。”
潘美听完石守信的陈述,便拿起茶几上放的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大步流星的走出了王府,骑上马向着皇宫的方向奔去。
到了宫门口,潘美下马,以上报军情为由,顺利的入了宫。
符太后正在看着折子,突然有人来报说道:“赵检点的部下来向太后汇报军情。“
符太后一听是前线军情有了消息,很是期待,她派出监督赵匡胤的人一个也没有回来,她此时对前线的军情也是很期待的,她一边叫人去请三位宰相,一边准备着去接待潘美。
谁都没有能力知道未来的事情是怎样的,符太后抬头望了望天花版,仿佛在祈求着刚去世不久的柴荣,希望柴荣显灵,能够护佑他们孤儿寡母。这不切实际的祈祷,只能安慰自己无助的心罢了。该来的一定不会迟到。就像此时的符太后一样,她即将面临的也许就是一种解脱吧。
潘美见到符太后,便立即行了跪拜之礼,然后起来就看见了匆匆走来的三位宰相。
因为三位宰相派出去打探军情的人手都一去不反了。听到有人汇报前方战况,自然是无一人怠慢的,这不,刚听到太后传他们觐见,是因为军情,就匆匆忙忙的赶来了。
符太后见到三位宰相来了,便也不太担心了。
三位宰相一见到潘美,便连忙上前去问,范质问道:“本相派出的监军怎么一个也没有来呢?”
潘美笑盈盈的给范质鞠躬拱手,便说道:“是赵检点不让来。”
在场所有人听了潘美的话,都不禁的打了个寒颤。
潘美接下来的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