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看到若雪思绪万千,并且同时看到了若雪脸颊上的泪珠滚落在了地上,便有些担心,于是说道:“郡主这是怎么呢?”
见若雪没反应,便又唤了一声,不过这次比起上一次声音大了许多。
若雪这才反应过来面前的赵匡义正在唤她,便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你方才说了什么?”
赵匡义见若雪有了回应,这才放下心来,说道:“郡主方才是怎么呢?”
只见若雪将眼角的泪拭去,说道:“我没事。”说完便要走,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过头对身后的赵匡义说道 :“我已经被废掉郡主的爵位了,请以后不要再叫我郡主了。”
赵匡义似乎对这个冷面美人特别感兴趣,人家都已经要走了,他还要问人家,接着问若雪道:“我不称呼你为郡主,以后见面称呼你为何?”这分明是明知故问。
若雪已经迈开腿,边走边说,以后我们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如果真的见面了,我想你不用理我便是。“
赵匡义其实知道若雪现在是曹家六小姐,而且是只废了爵位没有断俸禄的郡主,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柴荣不亏是深谋远虑,在乱世当中那些个名人,贵人,都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稍有不慎,便会大难临头。
赵匡义之所以明知故问,是因为他想和若雪说话,他想近距离的接触若雪。赵匡义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和一个不太爱搭理自己的人说话,还有点上瘾了。想了想,便摇了摇头,然后大步地又走回到大殿里去了。
此时若雪已经坐在了大殿上的宾客位置上,随后赵匡义也进来了。他看了一眼若雪,然后便走到了他大哥赵匡胤的身边坐了下来。赵匡胤非常宠爱他的二弟,什么都会由着他,包括军队上的事情,也会礼让这个比他小十几岁的二弟。
正在大家举杯互贺时,突然有一个身穿铠甲的士兵,冒冒失失地跑了进来,并且面带焦急的神色,一进殿就朝着皇帝柴宗训跪了下来。众人都被这个行为冒失的士兵吓到了,以为是别的割据势力对后周发起进攻。殿中只有赵普面不改色的吃着眼前的美味佳肴,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殿堂之上的人只顾着恐惧,没有一个人去注意到,此时的赵普嘴角扬起的一抹笑。
那士兵急忙对面前的小皇帝和符太后说道:“北汉联合契丹南下了,大军压已经抵达了大周边境,望陛下早些下旨抵御。”
契丹军是来过,不过不是大军,而是一小队人马,这一小队人马是奉契丹皇帝耶律景的旨意,来接贪玩的耶律休哥的。至于北汉,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至于那个士兵所说的大军压境,纯属扯淡,这个士兵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谎报军情呢?
原来这个士兵是赵匡胤的亲兵,他本来跟着赵匡胤在归德的,后来不知怎么地,又调派到北方去了,在归德的时候不少受赵普恩惠,所以受赵普差遣他也不好推辞,作为优秀将军的亲兵,无论有多不堪,最后还是会潜移默化成一个具有优良品质的人。
这个士兵在赵匡胤手下待了那么长的时间,早已被习染成了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受人点滴,定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早已经深入这个士兵的内心,所以赵普无论让他去做什么,他都会去做的,哪怕是株连九族或是留下千古骂名,他都会在所不惜。
此时,殿上的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了三位宰相的身上,希望他们能想出办法让所谓的大军,在后周边境退兵。范质看了一眼大殿上的人,说道:“我等要商议如何抵御契丹之事,这么多人在场,恐有不便。”
符太后听了范质的话,立即将无关紧要的人遣回家中去了。
殿上只剩下了,三位宰相和赵匡胤。
此时的三位宰相正在进行咬耳朵式的交谈,八岁的柴宗训和符太后,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坐着,并且痴痴地看着四位。
符太后自从柴荣死后,就没有睡过一天的踏实觉,生怕有一天,有人杀掉他们娘俩,她不想成为秦宣太后那样的女人,更不屑于成为像武则天那样的女人。她只想做一个躲在男人背后的小女人,可是老天没有眷顾她成为她想要成为的人。
孤儿寡母守江山,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可是符太后宁可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想在担心受怕中过日子。符太后心想,若是她的姐姐在,或许她成不了又一个武则天,但是她一定会成为又一个秦宣太后的。
三位宰相,魏仁浦说道 :“我认为派遣赵检点上去抵御。”
范质有点怀疑,便说道:“不行 ,我们不能草率出兵。我们得派一小队人马探个虚实,然后再商议要出多少兵。“
王溥听了范质的话,先是冷笑了一声说道:“范相爷,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敌人会因为你探虚实而停止前进吗?现在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即出兵。”
此时,三位宰相的目光一致看向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东西的赵匡胤。”
范质看了一会儿吃的正香的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