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一共拿两双吗?”导购小姑娘问道。
“对,另一双装袋就好了,你开张收据我去付款,”女孩说道。
刘建宇仔细看了看鞋架上的标价,一千两百八十元,这可把他吓了一跳,两双就是两千五百多,妈妈一个月工资都买不起这两双鞋,没想到这女孩这么大方,再说他做梦都不敢想,能穿这么好的鞋,赶紧说道:“太贵了,那个,姐~我~我不敢要,”。
刘建宇的一声姐倒是逗的她咯咯直笑,“没事,姐有钱,没事,啊,放心吧你就安心的收下吧,就凭你这声姐,姐姐也应该给弟弟买,”。
女孩的爽朗大方,更让刘建宇不知所措,更不知该如何回应,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从商场出来,女孩把刘建宇送到了外卖站点,临走前女孩向刘建宇要了联系方式,女孩玩笑的说道:“你不打算要我的联系方式吗小帅哥?”
“我知道了,你是~媒体记者,叫牧书清,电话136……”刘建宇虽支支吾吾,但完全说对了。
牧书清很惊讶问道:“你怎么知道的?你认识我?”。
刘建宇摇了摇头随后指着车前面说道:“你那边放着一张记者证上面~上面~有你的照片和名字,前边摆着一个挪车电话,我~我看到了”。
牧书清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行啊,看着你一直低着头,没想到观察的还挺仔细,你把我手机号存你手机上,好,有事联系我,”。
刘建宇指了指脑袋说道:“我都记这里了,呵呵。”
牧书清伸出大拇指,殊不知这对于刘建宇来说简单的很。
他从小就能够过目不忘,由于他的异常行为十岁就没去过学校,妈妈给他买了各种课本,他只要看一遍就能记住,
数学也是,妈妈只要稍微指点就能很快正确的列出公式,
在家一年就从五年级到初中的课程全都学会,十二岁那年高中大学的知识他也能掌握很多,只是没有那张文凭,所有的知识都在他脑袋里。
他一直以为这没什么,只有他妈妈知道,自己的儿子是绝对的天才,至于他说他的大脑里住着天使,并且能跟他对话,妈妈也从开始的怀疑也变得相信他,相信自己的孩子绝对不是别人眼中的智障,精神分裂症,长大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出人头地。
牧书清走后,刘建宇提着两个袋子,是新鞋子和那双坏掉的也舍不得扔的旧鞋,按着信息的地址进了一个院子,
这会儿不是高峰期十来个骑手在电动车上或坐或躺在那里刷手机的刷手机,睡觉的睡觉,没人理睬他,
刘建宇也不知找谁问,他又不善于与人交往只好拿出手机拨通了招聘信息的电话,“喂,你好,我是来应聘骑手的……”。
按着电话里男子的提示,刘建宇来到一间屋子,一进屋就闻到一股臭脚丫子味道和呛鼻的烟味,屋里摆着几张上下铺,有两个人,一个躺床上玩着手机,另一个坐在屋里唯一的桌子前,桌上摆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嘴里叼着烟,看刘建宇进来,坐在电脑前的男子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随后问道:“你是来应聘骑手的叫刘建宇是吧?”。
“对,是的,我叫刘建宇,您是站长是吗?您看我行吗?”刘建宇小心的问道。
“是人就会干,怎么不行,拿着身份证了没有?”
刘建宇也没想到这么顺利,很快就办了上岗,开通了新号,知道他没电动车就每月四百块钱租给他一辆公司的车,可以先不掏钱,最后在工资里扣。
像这种屌丝身无分文的青年,站长见多了,办理起来毫不拖泥带水,一个小时后刘建宇就骑到了车子上,只是暂时还没有工装,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师傅。
师傅是一个四十来岁的老骑手,姓黄,叫黄三勇,说话很热情一口河南话,声音特别大,说道:“我干骑手七八年了,这站里的骑手有一半都是我教出来的,有不懂得就问我就行。”。
刘建宇点头嗯了一声,叫了声黄师傅,黄师傅很热情的交给他怎么接单,怎么操作app,
中午十一点,高峰期到来,黄师傅和其他骑手接单走了,站长告诉刘建宇说先给他派两单试试,很快刘建宇就接了两单,按着导航取餐送餐,第一次不太顺,路程不熟,商家和客户都找不到,两单都超时了。
最后高峰期过后一点多,就送了六七单超时五单,按超时罚款制度,刘建宇还欠公司二十块钱,手机也没电了,站长有些恼怒,“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你不行就别干了,你不适合干这个,电车和扣的钱也不用给了,你走吧!”。
其实站长恼怒的倒不是他超时,而是发现刘建宇总是神神叨叨自言自语的,也不爱说话,说话也吞吞吐吐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人,留着他也不行。
刘建宇恳求站长再给他一次机会,说肯定能学会,站长也不是坏人,看他也是可怜人就让他再试试,最晚明天一天,明天还是不行,就别干了直接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