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轻声说。
“别抄了,以后有的是时间,有空了多陪陪你母亲和弟弟吧,宫里规矩多,大婚后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面。内务府开始给我宫里添置物品了,你爱读书我特意为你腾出一间书房。顺子把咱们宫里所有的花卉都拔了,重新种的都是你喜欢的,你喜欢喝茶,我拜托太子殿下为你寻来各地好茶,贞儿你看还有什么想要的,我都去为你找来。我一定让你在咱们宫里住得舒适。”燕王一脸宠溺看着妙贞说道。
“殿下此心己是无价之宝,对我来说什么都有了。为了贞儿,殿下你要多听陛下和娘娘的教诲,多为太子殿下分忧。以后我们到了封地才能造福一方百姓,为我大明镇守好边境,其他的贞儿别无所求。”
“父皇母后慈爱,太子哥哥如此友善谦让,才能让我幸娶你为妻,以后必定刻苦上进,为父皇和太子分忧,让你过上好日子。”燕王义正言辞地说道。
看前方似乎有人影闪动,妙贞从袖中取出一个香囊递给燕王:“这是我中秋节为殿下缝制的香囊,知道你不喜欢桂花,里面放了薄荷香蒲和茉莉,殿下读书困乏了将它置于岸上,可提神醒脑。”
朱棣小心接过香囊,上面绣的并蒂莲做工精美、栩栩如生,翻到背面上面绣着两行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由地心里一暖,又紧紧把佳人揽入怀中,用脸轻轻在她的脸上贴了一下,一瞬间全身说不出的甜蜜舒畅。
远处似乎传来了岳瑶和宫女说话的声音,妙贞连忙说:“殿下,我走了,你多保重身体。”说完就要走,朱棣一把抓住她的手,也从怀中拿出一只做工精美的发簪插入发髻中才让她离开。
妙贞快步向岳瑶走去,走近才发现吴王和一个小宫女在一边陪着她,看她过来了,吴王不好意思地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妙贞轻声问岳瑶:“吴王殿下怎么那副表情啊?”岳瑶装作气愤地样子:“你还说呢,为了让你和燕王殿下说几句体己话,我在花园乱转遇上了吴王,我俩躲也不是,说话也不是,我只好随便唤来一个小宫女在旁边伺候着,以免被别人看到,说我俩私相授受。”
看四下无人,妙贞戏谑地打趣道:“哎呦,您二位这私下授受的还少啊,吴王今天让小太监给你送各种礼物,明天又让宁国公主给你带个纸条什么的,这会儿反倒是避嫌起来了。”
岳瑶一听马上反击:“你还说我,你和燕王在角落里好大一会儿,不是我在远处走来走去给你看着人,你还笑我。你俩避嫌了,那你脸红什么?对了这发髻上怎么突然多了支这么漂亮的簪子,难道不是燕王送的?”看岳瑶越说声音越大,妙贞连忙去捂她的嘴。
这边小顺子陪着燕王回宫,路上忍不住问他:“殿下,您这身上突然这么香,刚才没少抱着王妃娘娘吧?”
燕王一边甩着妙贞送的香囊,一边骄傲地说:“我跟你一个无根之人有什么好说的,等你什么时候有小宫女给你送香囊了,我再和你说。”气得顺子半天一句话都不说。
妙贞和谢氏母亲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母亲盯着她的发髻说:“燕王殿下有心了,眼光也好,这支簪子不但名贵,也很适合你,”一句话,说得妙贞的脸又红了。
这边送走了赴宴的众位夫人,皇后娘娘一边去掉头上的首饰,一边听宫女的汇报:“娘娘,二人发乎情止乎礼,并无什么逾矩的行为。妙贞姑娘劝诫燕王殿下听您和陛下的话,要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燕王殿下说为了妙贞姑娘他也要为君父分忧,为太子分忧,做大明的贤王呢!”
皇后娘娘听完,面上一言不发,心中却十分满意。看来忍痛割爱把妙贞嫁给燕王,也是一步好棋,太子至少得到了一个忠心耿耿你的弟弟,妙贞是个聪明孩子,一定不会让燕王做什么出格事。
第二日,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又从宫廷赏赐了许多宝贝给妙贞添嫁妆,皇室对这桩婚事的重视和满意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