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着该做点什么备着,听了胤祕的话连连点头。
膳房里一直备着净菜和高汤等物,只等着万岁爷那头有消息就开始准备早晚膳。因而,胤祕提的这几样要求都还算好办。
杜庖长按着习惯,先开始准备小阿哥特意点出来的锦带羹。
这锦带羹其实就是莼鲈羹。
《晋书·张翰传》里提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此后,莼菜鲈鱼羹便成了一道名菜。
杜庖长先将葱姜切段,鲈鱼洗剖完毕后,以盐、葱姜、料酒腌制,入小甑蒸熟。
等待蒸鱼时,他用葱姜入高汤,大火煮开后,捞出弃用。
此时,鱼肉已经冷却完毕,杜庖长抽骨之后,将鱼肉切丁,和莼菜一道下入高汤里,辅以胡椒、盐、料酒等物调味;最后,再将蛋清淋入高汤,形成蛋片。
一盅营养丰盛,口味又清淡的莼菜鲈鱼羹就出锅了。
另一头,其余的小菜都交给了廖公公来制作。
他先将豌豆苗(龙须菜)洗净,用真麻油翻炒调味,制成拌菜;
再取嫩笋和蕨菜焯过,佐以香料拌匀,包成馄饨下锅;
等待的过程中,廖公公还准备了一道东坡豆腐,以切断的葱入油锅煎豆腐,少顷,与酱料和碾碎的香榧子数十个一同煮好。
这些工序几乎是同时进行,有条不紊,没多时,胤祕点的菜都装盘入了火碗,被一排小太监们托举着,直奔清溪书屋。
从膳房去清溪书屋不算近。
畅春园建园伊始,乃是康熙为了避喧听政,命宫廷画师在清华园基址上所造。苑内水域广袤,奇峰异石虽不算多,从各地移植来的名贵草木却不在少数。
胤小祕带着人一路呼哧呼哧,跑到了他汗阿玛住的清溪书屋。
此时,康熙已经与南书房行走谈完了正事。
父子俩一相见,小团子便忍不住红了眼圈,汗阿玛一身寝衣靠在榻上,唇色苍白,看着还很虚弱呢。
胤小祕连忙甩开小短腿奔过去,边走边抱怨:“汗阿玛,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还学不会劳逸结合!佟额娘总说我就知道玩,你应该学学儿砸。”
康熙听到这话就乐了。几日没见小幺,老皇帝竟也想得紧。于是伸出手召他过来身边:“朕这几日没管着你,是不是玩疯了?叫你佟额娘又多操劳多少心?”
胤小祕有些不好意思,又按捺不住依恋地往老皇帝身上靠了靠,蹭着他的大掌反驳:“才没有呢,儿砸这几天担心汗阿玛,乖的像小猫一样。”
康熙慈爱地看着幺子,捏捏他脸颊上的肉,乐呵呵道:“朕瞧着是像小猪一样,长肉了。”
对此,胤小祕概不承认,并向他汗阿玛丢了一桌子的晚膳。
康熙醒来便嘱咐张廷玉和方苞去落实十八行省近期衙门事宜,等人走了,又听赵昌念起各处递来的请安折子。
如今叫小幺一提醒,他才发觉自己是真饿了。
老皇帝招招手,便要下榻去用膳。原本太医们还思虑着要不要阻拦,待司膳太监们一揭锅,顿时都改了口。
“小阿哥呈来的鱼羹等物,俱是滋补益寿之效用,正适合万岁如今的身子。”
康熙笑笑,撑着身子从黄花梨罗汉床上坐起来,叫幺子坐到他身边来。
雨声劈啪作响。
园子里移植的清凉山松木在斜风细雨中,发出“簌簌”声。
清溪书屋内,父子二人就着两三样小菜,竟也用的无比惬意。等撤了膳,康熙照例夸赞两句,才终于难掩困倦之色,叫胤祕先行回西花园的皇子四所。
胤祕瞧得出来,汗阿玛是强撑着跟他一起用膳的。
小团子抿抿唇,凑在他阿玛身边,蜻蜓点水亲了一下老皇帝的脸颊,“呲溜”跑远了。
人都出去好远了,一句“阿玛做个好梦”还回荡在主殿里。
康熙怔了一下,瞧见赵昌满面喜色,才回神骂道:“这小皮猴子……”
小皮猴子胤祕才听不到呢。
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很简单,非黑即白,非彼既此。
在胤祕的思维里,汗阿玛既然醒来了,还用了他准备的晚膳,那就一定是身体大好啦!
既然好了,汗阿玛便一定能万岁,万万岁~
小团子将心安到了肚子里。
他一边往回走,一遍就趁着五花不注意,偷偷从袖兜摸出了二筒这回给的奖赏《居民膳食指南》,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这书里面图文并茂,讲了许多小团子从未听过的有关吃喝的知识。加上图片里有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食物,胤小祕登时闲不住了。
“这些东西,大清也可以种吗?”
二筒扫了一眼:【别想了。以你们现在的技术,种个土豆番茄小玉米就已经很好了。】
【再说了,你们的小麦和水稻都产量不高呢。】
小团子一听顿时不服气了。
汗阿玛睡着的这几日,他都乖乖巧巧憋着股劲儿,这时候忍不住屁股痒痒了。
一天不搞事就难受的胤小祕将视线一转,锁定了畅春园和皇子们居住的西花园之间——
那是一大片用来观稼验农的农田。
一定要跟二筒证明,大清的厉害!
畅春园的田区紧邻一条窄窄的河道。
有些时候,康熙来了兴致,会亲自下田,看看栽种的小麦、豆子和蔬菜等物是否长势良好。这片田区平日里都有专人打理着,除了万岁爷跟四阿哥,很少有人愿意来接触,更别提当真上心了。
因此,负责打理农田的两名小太监乍一见到胤祕,还给愣在了原地。
五花对外还是端着些威势的,见状忙斥道:“没瞧见咱们二十四阿哥来了吗?”
两个小太监打了千,磕磕巴巴见礼之后,便缩着脑袋立在一边,不说话了。
胤小祕乐得自在,一会儿摸摸豆角架,一会儿摘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