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是朝廷规定的传胪大典之日,对参加完殿试的贡士来说,今日便是金榜题名之时。天还没亮透,一众贡士都穿着礼部领到的进士服,在午门外排好队,静候这令人心潮澎湃的大典开启。午门外有新科贡士,也有官员,他们分成两拨,井水不犯河水。但所有的目光都在谢书贤身上闪烁。没办法,京城就这么大,昨天皇帝召见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谁都知道皇帝最后留他一人,他极有可能成为大炎史上第一个六元及第之人。但知晓内情的八名考官仍在皇宫之中,众人只能凭借概率加以推测。对读书人来说,进士及第堪称是人生巅峰。六元及第更是巅峰中的巅峰。很快,几个礼部官员抵达此处,跟他们说了些等会传胪大典该注意的事。钟楼鼓声响起,午门缓缓打开。官员自然熟练地排队进入。贡士们则由礼官带领,每个人都意气风发。传胪大典在太和殿举行。仪仗队威风凛凛,御乐司演奏雅乐,一众参加者肃穆而立······一切都按最高规格和礼仪进行,只为彰显为国取士的庄重。过了今天这一关,贡士才算真正进入“士”的阶层,故而称为“进士”。“宣新科进士进殿!”宣召声层层外传,新科进士在礼部官员引领下缓缓进入大殿。而后进士行拜礼,山呼万岁。礼毕,执事官庄重地捧着金榜,转交给礼部尚书宣读。前面一大段说的是今科进士,一、二、三甲人数,这个朝廷早已公布,谁都清楚,听的就是具体排名。“景熙七年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谢书贤。”礼部尚书宣读完毕,端坐在龙椅上的楚炟再次宣读:“景熙七年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谢书贤。”接下来,各序班的传胪官会一层一层传下去,这些人肉喇叭声音洪亮,确保所有人都能听清楚。这是一甲独有的礼制。一甲进士及第,皇帝必须重复一遍,然后传胪官再传,听到自己名字后,取得一甲的进士,就得入殿叩谢皇恩。果然是他,我猜得没错。虽然猜中了,但在未公布之前皆是虚妄。此刻,好多人都对大炎史上第一个六元及第羡慕嫉妒不已。“臣谢书贤叩谢陛下圣恩!”谢书贤进殿谢恩。楚炟朗声道:“朕与诸卿共举你为今科状元,你须心系苍生,倾尽所学,为国效命,为朕分忧,莫负朕与诸卿厚望。”谢书贤满含壮志,恳切道:“臣谢书贤再谢皇恩浩荡!臣定铭记圣训,勤勉不辍,必将一腔热血尽数奉献于社稷,誓不辜负陛下与诸位大人信任······”“起来吧!”“谢陛下!”随后谢书贤被礼部官员领出去。大典继续进行。榜眼王文元、探花苏彪听到名字后,依次入殿叩谢皇恩。宣读二甲、三甲名单时,一甲三人被带到太和殿前的台阶下肃立,等着迎接金榜。他们的站立也有讲究,状元得站在台阶下的大石上,石上刻着大鳌,他得站在鳌头上。这就叫独占鳌头。榜眼和探花一左一右站在状元后面,形成三鼎足。“三鼎甲”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有时状元也被称为“鼎元”。二甲、三甲进士只唱名,不谢恩,速度就快了。饶是如此,也足足有一个时辰。唱名环节结束,百官颂圣,天子退朝。礼部官员捧着金榜去张贴,按流程要张贴三日,以供天下百姓瞻仰。三日后便送往内阁,再由内阁送往国子监立碑题名。新科进士在礼乐声中退出,迎来下一个环节——御街夸官。这是新科进士炫耀风光的绝佳时刻。······锣鼓声震耳欲聋。新科进士队伍行进到御街,道路两旁早已挤满看热闹的人。谢书贤、王文元、苏彪骑着高头大马,帽子上插了一朵宫花,身上套了一条大红绸,喜庆的如同成亲一般。谢书贤领头,王文元、苏彪一左一右跟着,其他进士统统步行。悦兮正在街道旁的一座酒楼窗户前观望,她向谢书贤招手,可谢书贤一直注视着前方,丝毫未曾留意。谢书贤考中状元,悦兮最高兴。至于什么原因,她也说不出来,反正打心里高兴。一朵朵绢花从街道两侧的楼上飘落,专门砸向骑马的三个俏郎君。这些绢花都是烟花女子抛下,上面写着自己的花名。她们希望与一甲进士春风一度,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倘若赠诗一首,她将千古流芳名。“咚!”一个硕大的绢花砸到谢书贤怀里,他一把抓住,下意识抬头。就见一个美妇搔首弄姿,高声喊道:“状元郎,我是明月楼的栖霞,记得来找我啊,我和你抵足而眠······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状元郎,你还记得一千年前,大明湖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