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捂住鼻子将恭桶移到墙角,然后过去调整两块木板高度。发卷的经丞进来,嗅到这股味道,也直皱眉。他用同情的眼神瞥了初六一眼,放下卷子匆匆出去。院试考两场,第一场是正试。从院试开始,就很少考诗词了,科举考试的重心倾斜到文章上。科举是为朝廷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侧重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以及行文中严谨的逻辑与规范。诗词虽能展现考生的才华,可在治国安邦方面,却相对有限。第一道是时文题,是个短题,名字只有两个字:水火。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四书五经里出现水、火二字的地方很多,考生得一个个去寻找,去猜测。这题出的太恶心人了。初六却很淡定。这个题在复习中文澜沧曾提起,师徒四人还辩论一番,最终确定出自《尚书·大禹谟》。主旨自然是农耕的重要性,劝解皇帝重视农业。初六深吸一口气,难闻的气味立刻刺激他的鼻腔。“不臭、不臭,一点都不臭······”连续说了几遍,初六感到考棚中也没那么臭了。看来,精神胜利法有时候也有用。初六不再想这事,把精神集中在答题上。很快初六便列出提纲,然后在草稿纸上写出文章。反复修改后,自己也看不出瑕疵,便誊写在答卷上。第二题他早就看了,居然是一道数科题。“今有豕羊犬,值银若干。豕一,羊二,犬三,共值银百两;豕二,羊一,犬二,共值银八十两;豕三,羊三,犬一,共值银九十两。问豕、羊、犬各几何值银?”这在前世就是道三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初六简单列出方程组,解出来。数科题考试不需要写过程,只需写出答案即可。初六提笔写出答案:豕值银十二两半,羊值银十两,犬值银二十二两半。中午刚过不久,初六便答完试卷。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答卷,便摇铃交卷。答错也没办法修改,留着就是闻臭味,倒不如早些出去吸几口新鲜空气,和悦兮聊天。出了贡院,初六发现自己是第一个交卷。“这位公子,这么早出来,题不难吗?”几个接考家长立刻围上来,初六不愿意和他们闲聊,故意唉声叹气道:“太难了,我做不上,便早早交卷出来。”“这么大的娃,就不应该让参加考试,太难为娃了。”“院试比府试难好几倍,孩子你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在议论声中,初六走到父亲跟前。“初六,咋这么快就出来了?”豆苗和苏来宝都很奇怪,迎上来询问。“别提了,恭桶没有洗,简直臭不可闻······”初六略略说了一遍,眼睛四处张望,一会儿道:“爹,悦兮他们呢?”“你们进去,他们就回去了。”见不到悦兮,初六略略失落。豆苗骂了一会儿洗恭桶的人,然后小心翼翼道:“初六,你把题答上了没有?”“答上了,这场没问题。”说完又道,“苏彪和师父应该也没问题,这道题我们一起讨论过······”他没有说数科题。苏彪和他一样,没选数科,他也不知师父懂不懂数科。苏来宝心里一下子松了。贡院外就有卖吃食的,豆苗去买了两个包子,初六也饿了,吃完包子,顿时觉得有了精神。大约半个时辰后,考生陆陆续续出考场。不久后,文澜沧和苏彪也出来。文澜沧看到初六就问:“书贤,那个数科题答案是多少?”“豕值十二两半,羊值十两,犬值二十二两半。”“对了!对了!”文澜沧和苏彪很是欣喜。“谁知今年院试居然出了道数科题,差点做不出来。”文澜沧庆幸道,“多亏了书贤,不然我也是两眼一抹黑,估计咱们县学的考生,这个题做不来的也不少。”初六听着有些纳闷,这题与自己有何关系?少顷,文澜沧一说,他总算是明白了。他和李硕打赌考数科,考取第一名。此后,他逐一代数字,验证答案的解题方法,得到了大家公认。文澜沧和苏彪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应用题。当初为了不让吴夫子难堪,初六故意这么说的。想不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成为县学考生解题的秘法。哪里说理去?“夫子、谢书贤、苏彪。”赵绍出了贡院,没去找他母亲,直接跑到文澜沧等人跟前。文澜沧忙问道:“赵绍,你考得怎么样?”“马马虎虎!”赵绍一如既往地低调,但从眼神可以看出,他考得不错。他也清楚,师徒四人肯定考得不错,只是不愿说,也不愿问。“夫子,我娘叫我了。”“去吧!”赵绍挥挥手,朝何氏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