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秘影绝杀> 第一卷 第二十八章:刺杀目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二十八章:刺杀目的(1 / 2)

鼯鼠眼睛盯着地上那种热带地区特有的又黑又壮的蚂蚁,正在各自往不同的方向窜行,跟内地他见过的蚂蚁排成线、互相交头接耳的传递信息完全不一样。

他曾经好奇地做过一个测试,在蚂蚁的“一”字长阵中间用食指按死几个小东西,这个长阵左右两边第一个蚂蚁匆匆走到这个杀戮区,它会马上停住步伐,细细的触角伸出去试探区内同类的血气,显得有些惊愕,然后就立马掉头,向同样匆匆赶路的同伴用触角发出警示,同伴似乎也是“愣了一下”,紧接着马上掉头,它们俩就会分头向后面的蚂蚁示警。

鼯鼠发现,这个示警的接触传导只经过几次,后面那些没有接触过的蚂蚁很自然地调转方向,而且步伐比来的时候显得“慌乱”。

鼯鼠认为头几只示警的蚂蚁可能逐渐发出异常的气味,而这种体味蔓延出“危险”的信号,促使后来者回头“逃跑”。

再进一步,鼯鼠把回头的长阵另一头如法炮制弄死几只,经过同样短暂的一个传导,夹在中间的这只小队伍就会马上乱了阵脚,各自向四面八方狼狈逃窜,可能再也回不去蚁巢。

鼯鼠得出结论,蚂蚁能自动完成身份转换,由原来搬食物的“行动人员”,变成“险情信息员”;获悉险情的蚂蚁会发出无形的危险信号,可能是一种表示恐惧的气味,但是依然不会导致群体的无序混乱,后面的蚂蚁会有序地沿原路“回撤”;直到两头都传来信号时,蚂蚁们才会陷入混乱,彻底崩溃。

蚂蚁作为群体性活动昆虫,这些行为特征跟人有很多相似点。

比如为了种群安全,即使平时不相干的人,都会承担基本的示警责任;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恐慌,倒不会引发族群失控的混乱;如果恐怖信息来自多头,人类会彻底崩溃,失去判断力,反而加快了灭亡。

他有点惊奇的是,蚂蚁会恐惧死亡。

博尔赫斯在他的《永生》里说到:“永生是无足轻重的。除了人类,一切动物都能永生,因为它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起码,蚂蚁知道死亡是什么,鼯鼠想。

他今天声东击西,汝阿牙带去卯喊宾馆的打手们分散了防守,又制造多头恐惧。这个策应性的小混乱可以扰乱对方的判断思路,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脱身时间。

这属于“战术性佯攻”,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展开行动,由于精确地把握时间,他一个人就完成了。

他进入莽城的时间非常短,岩糯根本想不到他会这么快动手,防范大幅度降低。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顺利。

起风了,风吹进木屋,灯泡被吹得剧烈晃动,令他更加心绪不宁,他赶紧爬上床,从后面抱着阿美的身体。阿美呼吸急促,柔滑的肌肤上渗出一滴滴微小的汗珠,他知道这是阿美情热了。

温存过后,阿美睡不着,爬下床给他倒满一杯米酒。屋外晚风瑟瑟,山林发出轻啸声,反而令人感到更加黑暗和寂静。

屋内灯光昏暗,小屋简陋、清冷。

她在想,他走了,这个小木屋又剩下她自己。

“鼠哥,你能走就早点走呢,一个人在外面晃得太久,不容易呢。”她轻声说,自己都好像听不到自己说什么。

鼯鼠眼神变得很温和,夹杂着不舍和不舍带来的悲哀,这是他的职业不应该有的眼神。这就是泰家女孩跟汉族女孩不同的地方:明知道鼯鼠一走就会永不相见,但她只考虑情郎的安危,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假若有一天不小心怀上了鼯鼠的孩子,她也不会怪他,更不会吵着让他“承担责任”,相反,她会把孩子看作是弥勒佛的赐福。

如果换作汉族女人,负责任啊、睡过就要结婚啊,接下来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

他对阿美更生怜惜之情,放下酒杯,用右手环抱着阿美。阿美淡黄色、稀疏的头发在白炽灯光下闪闪发亮,瘦削的肩膀略显单薄。她确实长得够娇小,但肌肉很硬实,这是常年劳作的结果。

他也像阿美一样自言自语,“我走了,谁来保护你啊?”

阿美轻笑了一下,说:“鼠哥啊,你就不愿意祝福我找到一个好人家吗?”

那阵青草的香味再一次泛起来,鼯鼠内心很纠结,说:“阿美啊,为了你,我可以去死。”

阿美仰起头看着他,轻轻叹了口气,用手摸了一下他的胡须,说道:“为了我,你才要活下去啊!”

鼯鼠回到这个安全屋,等着线人传呼,然后到山脚下水库见面。但是直到现在,线人还没发消息,他开始焦虑不安。酒精正在发挥作用,能让他控制住情绪。

独狼已经死了,战术组里其他人不知道鼯鼠和线人见过面。鼯鼠要向线人确认岩糯的死活。

他还有一个目的——找出“内鬼”。

他决定去山路上看看。

他戴着一顶破草帽,骑着那台“大白鲨”,冒着暴雨和雷电,慢慢向山下驶去。到了半山坡那个凉亭,还没停下车,他就看到倒卧在地上那个穿着白衬衫的身体。

鼯鼠右手松开油门,拔出后腰上的刀,右脚踩着刹车,不敢熄火。他观察周围,确认没人埋伏,才架好“大白鲨”,警惕地走向凉亭。

刀老波提前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