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您和张纯如女士都先后表达了电影并非是传递仇恨,而是呼吁和平这一观点,能不能详细跟我们讲讲在创作时的思路和想法。”
路宽身边的刘伊妃听得面带微笑。
《中国电影报道》是央视六公主旗下的节目。
小刘和《电影频道》的关系很好,同这位居文沛记者早在2002年的威尼斯就认识,平时也偶有来往。
很显然,这是聪明人提出的助攻型问题。
“好,谢谢文沛。”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最后的辩论那里,就已经告诉大家了。”
“影片中张纯如质问日苯大使齐藤邦彦的问题,并不是‘你们该如何赎罪’,而只是要求一句简单的道歉。”
“和平的前提是诚实,如果连历史真相都不敢正视,那所谓的和解只是虚伪的敷衍。”
路老板仍然紧扣着和张纯如一样的“外交辞令”,去处理影片可能引起的国家间敏感问题。
毕竟他奥运会总导演的身份摆在这里。
北平奥运顺利举办的优先级最高,他不好带着这样的身份,大张旗鼓地用电影去宣战,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
聪明的做法就是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私货输出。
至于你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什么讽喻,那是你们自己的解读。
但显然,就像电影中张纯如、现实中刘伊妃的遭遇一样,“恶势力”对这部电影的质疑来得极快——
一位带着玳瑁眼睛的日苯记者甚至等不及提问,直接站起身打断了新闻官:
“路桑!我认为你的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电影内容也是丑化日苯人的镜头、片段居多,会极大地破坏中日和平和友谊!”
现场记者们惊疑不定地看着这位似乎已经年过半百的日苯记者。
德国的美女新闻官面色不虞:“请遵守现场采访纪律,回到自己的座位。。。”
日苯记者不疾不徐地走出人群,直接站在最前排,声音沉稳,“义正词严”:
“如果说,我这样的问题会触碰到路桑的心理禁区,会让你这位接受国家资助拍片的导演下不来台,我可以放弃提问!”
“这位。。。”
美女新闻官面无表情地想斥退他,被路宽伸手挡住。
现场黑压压的一片长枪短炮就盯着他,今天提问的机会有限,很显然中国和德国媒体占优势。
谁不想拍点大新闻?
这样的敏感问题,他的确能以采访程序问题为由回避,但那就成了电影中的齐藤邦彦了。
理不辨不明,为了不给国内外的右翼、精日喉舌借题发挥的机会,这个阵仗他只能暂时接下来。
路老板的声线依旧沉稳:“请问你是哪一家媒体的记者。”
洗衣机:你什么单位的?
“我是《产经新闻》的百田尚树。”
现场的华人记者一时都有些面色不善,西方记者则不由自主地想到电影中的福田。
这做派,很像嘛!
路宽不知道百田尚树的来头,但他知道《产经》的恶名,鬼子的右翼保守派综合性媒体。
鬼子国内有几家右翼阵地,《产经》的名气和影响力最大,《正论》的路线相对极端。
就以后世2025年《哪吒2》取得的耀眼成绩而言——
《产经》的评价是“政府宣传工具,和日苯动漫无法比较”;
《正论》的评价是“东大的输出工具”,煽动抵制。
2007年上半年,《产经》和《正论》及鬼子国内保守派企业暗中资助了电影《我为你赴死》和《金陵真相》两部电影。
前者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拍摄的美化“神风特工队”的电影;
后者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右翼的历史修正主义纪录片,用来混淆视听、否认历史。
这个百田尚树自然是顽固右翼新闻人。
作为《产经》的文化评论员和记者,他在后世2014年出版《弯弯论》,主张鬼子和我国湾省应建立外交关系。
今年已经50岁的百田尚树神态自若:“路桑,我很喜欢阁下的电影,请恕我的提问冒昧!”
只要自己站出来,发了声,无论路宽回不回答,都算他小胜一局。
路宽笑道:“没什么冒昧,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澄清一点,《历史的天空》拍摄资金,大部分来自民营企业问界控股,小部分来自北美的米拉麦克斯,国家资助的说法不实。”
上一世张一谋的《金陵十三钗》遭遇了同样的质疑。
好就好在路老板吸取了教训,从立项、开机到封闭拍摄和杀青,没有同当地正府有公开合作,就是为了避免被冠以政治宣传片的标签。
“第二,你说电影丑化日苯人,这个说法绝对是污蔑。”
“电影中齐藤邦彦的扮演者渡边谦是日苯的国宝级演员,配乐的坂本龙一先生是日苯的国宝级作曲家。”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如你所说,是在丑化日苯人,他们会同意吗?”
这也是他通过东宝株式会社和其他关系,极力邀请到这两位中立和偏左的艺术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