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个年轻的新晋柏林金熊奖导演,在电影产业的视野上已经超越了一国一地的局限,开始放眼全世界。
路宽站起身来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以三国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为依托,以北电为建设中心,以轻资产的形式运营。”
“深度探究在新世纪,如何从艺术和商业、文化与市场的角度推动亚洲电影的发展,抵抗好莱坞的倾销。”
别人不知道,但他是有数的。
五年之后的《阿凡达》席卷全球,让全世界再一次感受到当年被《泰坦尼克号》和《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系列支配的恐惧。
张惠军疑惑:“轻资产运营?详细讲讲。”
“我设想中的这个电影学院是产学研一体的产物。”
“我会邀请韩日的奉俊昊、朴赞郁等好莱坞体系的类型片导演,当然还有好莱坞的优秀导演,这是关键。”
田状状笑道:“这是学和研,你说的产,是指青影厂吧?”
“没错,青影厂具备完整的电影拍摄架构,特效可以让补天映画配合。”
“我计划在亚洲范围内挑选第一期4-5名学员,由成名导演负责教授,课堂为辅、利用青影厂的实践拍片为主。”
“学制2-3年,毕业作品就是电影长片,问界、韩国cj娱乐,日本东宝株式会社等头部电影公司会参与投资。”
张惠军指出问题关键:“他们凭什么投资新导演的作品?”
“学校的导师会对剧本和拍摄的全方位进行把关,有必要的话我可以让问界领投,我来做监制,他们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校长办公室陷入沉思,只剩三人吐出的烟气弥散。
对于张惠军来说,以北电为建设中心,进行轻资产的跨国电影学院建设,这是他个人声望和体质资本的一大步跨越。
北电只是市属高校,但这几所大学的联合办学具有洲际影响力,这岂止跳了三级?
对于田状状来说,他一直忧心的路宽个人资产和公司规模的增长,和其本人犹如小儿持金过市的薄弱背景的矛盾得以缓解。
他是这个电影学院的发起人,也理所当然是校长或者副校长,这样的国际声望是会让某些势力忌惮的。
对于路老板本人来说,好处就更多了。
这个想法从田状状建议他留校、挂职、进正协开始就一直在萌生。
首先,问界现在满打满算能够稳定票房的电影导演只有他和宁皓、薛晓路。
后两者现在还只能做小成本电影,没有大片的驾驭能力。
经过三年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培养的类型片和商业片导演,问界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
本来选择的学员就是成熟导演,再按照好莱坞体系把这些导演培养出来,路老板这个校长就是“座师”。
给他们提供资金拍长片,打一两个陆钏之类的货色还不是手拿把攥。
未来的电影市场容量巨大,定然是有共存空间的。
何况这些优秀导演在实践期间,完全可以给问界和旅游卫视的影视制作打打杂嘛!
其次,这是一次向韩日市场渗透的机会。
在亚洲范围,通过嘉禾的收购,问界和路宽的电影有了遍布两岸三地及东南亚的发行网络。
通过这个电影学院和韩国cj娱乐、东宝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对于后续韩日地区的影片发行是个便利。
而通过触角遍布韩娱的cj娱乐,可以从根源上遏制韩流在国内的肆虐。
原因很简单,每个国家的顶尖娱乐产业都是电影业,棒子也不例外。
比如张娜拉这样在中国淘金的明星,就是因为国内的大银幕机会寥寥才远走他乡。
通过深度合作提升对cj娱乐的影响力,加上路宽本来就和奉俊昊、朴赞郁等人熟识。
后续棒子的明星想要在大银幕上有所作为,如果是电影学院或者问界cj的合拍片,路老板是有话语权的。
此外,从阴暗的角度讲,通过地头蛇cj娱乐也可以挖一些敌对艺人的黑料,比如张娜拉。
华艺怎么对刘伊妃,他就怎么对张娜拉,即使没有也就是捎带脚炮制一个的事儿,简单得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个给他提供国际声誉的事儿。
对于他这样没办法在体质内谋求过高身份的艺术家来讲,这种国际声誉是他的保护伞。
想要针对他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是要注意国际影响的。
这也是周军等人不希望他接《塘山大地震》的原因,这些都是养望的过程。
路老板做最后的总结:
“北电牵头,其他学校的联络请张校长以外教部教育司的名义接洽,我会请朴赞郁和北野武配合。”
“资金方面,问界拟拿出首批3000万主投,对于在校期间的学生作品有全部权益,对于他们的毕业长片拥有领投权。”
“师资方面,除了前述的成名导演外,我准备从香江的类型片导演、好莱坞的商业片导演中间进行邀请。”
“最后,在教学程序方面,我准备效仿美国电影学院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