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246章 洗衣机智通修罗场副本(每300月票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洗衣机智通修罗场副本(每300月票加(1 / 6)

第246章 洗衣机智通修罗场副本(每300月票加更)

早晨8点半,出完晨功的小刘乔装打扮了一番,溜达着来到冰窖王府门前。

根据线报,洗衣机昨天就应该飞回来了,为什么一直不接电话。

她索性就直接杀上门来蹭早饭了。

由于今天要一起赶飞机去银川,昨晚她就住在四合院这边。

阿飞开门:“伊妃姐,这么早啊?”

“路宽呢?还睡着啊?”

阿飞这一刻脑子有些许的宕机,他搜肠刮肚地回想平时老板都是怎么吹逼的。

老板怎么还没到啊?

“喂,这么早上门要饭啊?”

路宽睡眼惺忪地从胡同边溜达过来。

昨天恰好兵兵也在北平,操劳了一宿的路老板自己驾车回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你干嘛去啦?”

小刘狐疑地上下打量他一番,又走近了些。

“我锻炼去了啊!跟你一样,晨练!”

“瞎讲,你锻炼还穿皮鞋啊?汗都没出一点儿。”

路老板一摆手:“害!一看你就不懂。”

“知道球场上哪种人最牛不?两根筋,平底鞋的老大爷。”

“差生文具多,装备越好的,水平越差,懂吗?”

“我这就是轻装简行,随性而为。”

刘伊妃哪里肯信他的鬼话,不过又没发现什么实锤,他身上的气味也正常。

两人走进院子,早到的淮扬菜大厨在做早餐。

“今天吃什么呀?”

“鳝鱼面,你减肥,吃不了,热量高。”

刘伊妃抗议:“我就为了来你家蹭这口好吃的,早晨多练了半个小时的器械,我一定要吃!”

路老板端着热茶带她到了厨房,看着师傅在熟稔地操作着。

“路导,稍等,这汤得多熬一会儿。”

乔师傅今年55了,保养有方,看起来跟40岁的人没差。

他是苏省盐城著名的淮扬菜国宴大师王荫曾的师侄。

后者曾常年在金陵饭店供职,又两次派驻美国大使馆任厨师长。

只不过老乔没有接师叔的班,因为妻子的身体和儿女教育问题退下来了,现在算是有些小蹉跎吧。

路老板给他开每个月1万的工资,要求就是随叫随到,每顿饭的酬劳再根据场面大小另算。

乔师傅自然是千恩万谢,能好好照顾病妻和儿女。

像今天这顿简单早餐自然不再另算,大家都是讲究人,这些细枝末节也都不追究了。

小刘在一边看着大厨行云流水的操作,好奇不已。

其实她是想学一学厨艺的。

“乔师傅,为什么做鳝鱼面还要用鲫鱼啊?”

老乔看着这个一点架子都没有的女明星耐心解释:“鲫鱼是拿来熬汤增鲜的。”

“路总喜欢吃鳝鱼,但是京城这边的水质不好,鳝鱼成色太一般。”

“所以我就拿鲫鱼做汤底和鳝鱼骨放在一起先熬制,滤掉骨头之后备用,然后再炒制鳝鱼丝,最后煮面,这样能好一些。”

鳝鱼面很家常,在苏省遍地都是,就是一碗面条上面盖个鳝鱼丝而已。

只不过国宴大厨的汤底比较讲究,他已经提前过来熬制了一个小时了。

路宽看刘伊妃目不转睛地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刘,你这么馋,以后可以做个节目。”

“什么节目,你又想骗我给你打工是吧?”

“诶,这是为你好,这个节目你可以每天吃全国各地不同的美食,原生态的。”

路老板笑道:“我有个想法,做一个美食文化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你不是才在巴黎宣传过中国传统服装吗?”

“美食也是我们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嘛。”

“比如陕北绥德县有个吃食叫黄馍馍,节目就是明星去参与原生态的食物制作。”

“不仅介绍黄馍馍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特点,还讲述制作黄馍馍的老汉的生活经历和他对这门传统手艺的坚守。”

“让观众在了解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普通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深入挖掘中国美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刘伊妃和老乔都被他的脑洞惊呆了。

老乔兴奋道:“这节目好啊,别的地方不谈,就我老家苏省,十三个地级市,起码能拍130集!”

超级大散装是吧?

“还有我以前给外宾做饭,那些洋鬼子每吃一道菜,都喜欢仔仔细细地问清楚原料、做法,他们对中国美食是很好奇的。”

刘伊妃则是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看待:“先放美食,再讲故事,如果是我应该会比较接受。”

“你什么时候做这个节目啊,我要报名!”

路老板笑道:“再说吧,我就是随口一提。”

当前的时间节点,这种节目流行性和娱乐性都不太高。

在旅游卫视倒是也可以,但是不如放在即将成立的视频网站上引流。

在mytube,可以拿来吸引对中国美食感兴趣的洋人;

在国内他即将开办的视频网站,则可以通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