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才缓缓开口,如实道“就是吧……老夫其实并没有去乾清宫,而是把陛下扮作了小厮,以例行巡检为名义,悄悄把陛下带去城北仓库去了一趟。”
“城北仓库……户部存放各类武器的地方。”詹徽隐隐居于文臣之首,自然不陌生“还特意防着人!或者说,防着淮西勋贵!好啊!陛下并没有放任淮西勋贵的意思,这是好事儿!”
说到这里,詹徽面上露出喜色,目光都亮了起来“大是大非大格局之上,陛下果然还是看得清楚的!我就说陛下是聪明人!怎么会看不清楚?哈哈!”
虽然在当前格局之下,淮西勋贵看起来是无解的难题,可即便如此,傅友文和詹徽都明白,真让那些土匪当了道,大明只怕就不是大明了。
毕竟能打天下的「土匪反贼」一抓一大把。
可这群人里能治天下的,却只有已经去了的太祖皇帝。
再难再无解。
他们都只有一个选择——站在当今开乾皇帝这颗还并不稳当的「幼苗」旁边,站在淮西勋贵的对立面。
之前他们担心的,自然是朱允熥的立场——淮西勋贵那多大的名气,多大的压迫力?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很难顶得住,若是未战先降,在淮西勋贵这一块儿直接摆烂,他们这群人把劲儿铆到天上去都白搭。
现在却是彻底放心了。
傅友文白了他一眼“你说陛下是聪明人不致向淮西勋贵妥协?等等,老詹啊,咱怎么记得你前头不是这么说的来着?”
詹徽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有吗?”说完摆了摆手道“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陛下足够坚定。”
看到他这喜笑颜开的样子。
傅友文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詹徽欣喜之余,又突然微微蹙了蹙眉头道“不过……陛下去城北仓库……能干啥?”
傅友文摊了摊手“老夫也不知道啊……”
他一脸费解地把朱允熥特地跑去仓库做的事情,都和詹徽说了一遍,依旧没想明白自己和那小祖宗去户部跑一趟,对于对付淮西勋贵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说完,傅友文看着詹徽道“你最擅长揣测君心,太祖皇帝都能让你伺候得舒舒服服,一路各种破格给你拉到现在这位置,你想明白没?”
詹徽思索无果,摇了摇头“没。”
而傅友文提起所谓的「擅长揣测君心」,倒是让詹徽有些破防了“揣测什么呀揣测!这小祖宗比太祖皇帝难伺候多了,最起码……太祖洪武皇帝还是个人,这小祖宗,是个神仙。”
傅友文随口接了一句,玩笑着道“可不是?这是个神仙!说不得都不需要咱们瞎操心。”
詹徽面上的神色却是再次严肃下来,道“玩笑归玩笑,可兹事体大,你我食君之禄,太祖皇帝去了那一日能被陛下喊到乾清宫去,却也算是承蒙了当今陛下的信任。陛下之忧,天下之忧,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掉以轻心。”
傅友文也收起脸上玩笑的神色。
郑重地道“是非轻重,我傅友文还是省得的,当下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往后,依旧还打起十二分精神便是。”
……
再说朱允熥这边。
今日一整个上午下来,他算是一口气都没歇上,等回到乾清宫,用午膳的时间都已经过了。
马三宝按照他一贯的脾性和习惯。
给他留出了一份简易的饭菜,热热囫囵吃了,也就算是吃过午膳了。
享乐,但凡他乐意,身在现在这个位置,他可以极尽世间一切奢侈,可那并非他的追求,相比于他心中的蓝图,朱允熥对这些吃吃喝喝的,其实还真不那么在意。
吃完饭没多久。
外面守门的小太监便亦步亦趋地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细声细气地道“启禀陛下,工业司掌印王大人求见,说是陛下上午便曾有传召过。”
朱允熥打了个呵欠。
心道「果然事情一多,就容易忘东忘西。」
这时候也想起来这回事儿,上午总结年度规划的时候,把「农业部」提上了日程,也就当场让马三宝先去给王应辛传了旨,他点了点头“是有这么回事,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出去回了话。
不多时,王应辛便跨过门槛儿,缓缓走了过来,拱手躬身,神色恭谨地道“微臣王应辛,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可有何事要吩咐?”
朱允熥也没空绕弯子,直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自己的意思“朕打算另外建立一个农业部。”
王应辛却是事先不知道的。
一下子还有点懵逼“农业部?”
朱允熥神色淡淡地解释道
“《王祯农书》。”
“你是王伯善(王祯的字)先生的后人,机械、印刷,虽也是你们耕读传家下来的本事。”
“可你家先祖最得意、最重视的……还得是农业吧,朕把你们一族举族都搬到了应天府来……可不是只要你们纺纺纱,印印字来的。”
“六部之中,虽也有负责农业相应的部分在,但我大明立朝至今不过二十余载,朝中农业相关的事务,一来体系其实还算不得太过完善,二来他们负责的内容也过于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