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当然不至于。
恰恰相反,正因为尊重他这个老师,林思成才会这样讲。
不然呢,让林思成拍着胸口:王教授,看到没,我比你还牛逼:什么鸡缸杯,那都是小菜一碟!
王齐志只是有点郁闷:收了个学生,会的比他这个老师还多?
惆怅了一会儿,他悠悠一叹:“老师不问了……”
林思成停下筷子,呲着牙笑:“谢谢老师!”
王齐志瞪了他一眼,指指脚底下的箱子:“那你什么时候补?”
“等有时间再说吧。”林思成想了想,“实验室下周就要挂牌,我先进组,老师你先把课题立起来!”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管什么课题?
况且已经上过会的东西,又跑不了?
王齐志语重心长:“课题什么时候不能立?再说了也不妨碍:项目组要先招人,还要备物料,这些冯琳就能搞定,不用你帮忙。”
“但鸡缸杯,错过了可就真错过了?”
“其次,林教授那(家里)机器不全,你来回跑也瞎耽误功夫,不如就在实验室补……瓷器组有的设备咱们试验室都有,只缺一台智能控温电瓷窑。我回去就去找院长,让他协调一台……放心,肯定要顶好的……”
林思成挠了挠头:“不好调吧,用什么名义?”
金属文物研究都用熔炉,谁用电窑?
关键是贵,实验室级别的智能电窑,如果是顶尖的话,一台得十七八万美金。
“又不是让学校重新买,只是调一台而已,借口还不好找?”
王齐志想了想,“我回去就找院长,就说准备研究一下铜基合金在瓷器文物焊补中的应用……”
林思成愣了愣,竖了个大拇指:王教授,你厉害了,为了这碟醋,不惜包一顿顶贵的鲍鱼龙虾饺子?
但你就不怕学校把你当招财童子?
因为这种技术属于工业陶瓷、高分子材料学的范畴,暂时只应用于电力、医疗、发动机领域。
文物修复方面,文物局和国博倒是在研究,但基本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所以,王齐志敢胡扯,院长就敢向学校打申请,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立项:能不能研究出来咱先不管,先让王齐志跑关系,把研究资金批下来再说。
再说了,虽然里面带个“铜”,但这是正儿八经的陶瓷修复技术,信不信他前脚立项,后脚商妍就会带着人打上门来?
“最好别用这个,到时候不好圆!”
林思成猛摇头,“要不这样,就说咱们试验室准备尝试着研究一下景泰蓝的修复技术……也不需要顶好的,更不需要大,一般的电窑就行,看陶瓷组的哪个实验室空闲,先借一台……”
王齐志眼睛一亮:咦,自己怎么没想到?
前两天,林思成不还在瓷器组的实验室点蓝,甚至样品都还在自个家摆着呢?
也怪自己,想的太投入,光想着这次修复的是瓷器,没想起来修复景泰蓝也需要电窑。
“好,我现在就给院长打电话!”
王齐志拿出手机,又顿了一下:“还缺什么物料,你列个单子!”
林思成想了想,又摇摇头:“能蹭实验室就相当可以了,物料我还是自己准备吧!”
“林思成,你想什么呢:你就是想蹭学校的物料,学校也得有才行!”
王齐志指着底下的箱子,不由失笑,“不信你问商妍,弘治娇黄釉、大明青花底五彩,她补过没有?”
林思成点点头:这倒是。
也别说商教授,老爷子都没怎么补过大明官窑瓷。
包括学校的瓷器组,研究的明瓷样本也大都是民窑瓷器,压根就没有林思成想要的物料。
王齐志又拉开包,取出了纸和笔:“要么不补,要补就补到最好,但靠你准备,黄花菜都凉了……你列个单子,列仔细点,完了我打电话。短则两三天,长则三五天,保准到……”
林思成嘴刚张开,王齐志一挥手:“不用谢,又不是白送,你肯定得掏钱!”
他怔了怔,索性闭上了嘴:这根本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不说鸡缸杯,就说脚下这两件,林思成是准备补好后买钱的,自然不能像一般的瓷器那样拿石膏和普通的胶漆糊弄。
打个比方:如果瓷片不全,是不是得用同类瓷器的瓷片来补,是不是得去京城淘?
但再是碎瓷,这也是娇黄釉和大明斗彩,不但是官窑,还是大明皇家御用瓷,哪有那么好找?
林思成估计,来去半月算是快的,而且品质顶多一般。
但王齐志一个电话,当天出库,第二天打包,第三天就能送过来。而且你想要哪一种,就有哪一种,想要哪个品级,就有哪个品级。
不信?
抱歉,师母姓单……
林思成拿起笔,一样一样的写在纸上。
王齐志顺手又拔通院长的电话:
“院长好,能不能和您商量个事……什么,又想给你挖什么坑?我哪有给你挖过坑?”
“是这样的,项目组不是要挂牌了吗,但人员还没到位,我就想先研究点简单的,想请你帮忙调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