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重生之我是高加林> 第四十七章 获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获奖(1 / 2)

高加林和刘巧珍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看见什么有意思的就驻足看一看,什么好吃好玩的就掏钱买下。很快,两人手里就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一早上什么正经饭都没吃过,乱七八糟的零食就吃饱了。

这个时代春节过年只有三天假。作协尽管是个闲衙门,高加林也不好肆无忌惮地旷工。所以过了初三,两人就告别亲人,赶回市里去了。

初四,高加林老老实实去单位报到。果然,单位一个人都没有。高加林坐了一会儿,就溜号了。

回到家,高加林和刘巧珍开始拜访亲戚朋友。首先肯定要去二叔高玉智家。

高玉智公务繁忙,过年就在年三十那天在高家村转了一圈,和高玉德夫妇见了一面,又去祖父母的坟上行了个礼,然后就离开了。

按照规矩,高加林要去高玉智家上门拜年,表示回礼。

高玉智见高加林来了,也是非常高兴。自己这个侄子非常优秀,已经有不少领导和同事在他面前夸奖过,也算非常给自己长脸。

高加林夫妻在高玉智家里吃了午饭,又听了高玉智对他们的新年勉励,两人恭恭敬敬地接受,然后很识趣地离开。这个拜年任务就算结束了。

接下来,高加林和刘巧珍把自己在市里熟悉的领导同事和朋友都走了一圈。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自己作为晚辈和小辈,主动去拜年也是应该的。

高加林拜到张姐家,说起自己初四去了单位,没有人。

张姐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初四上班只不过是个说法而已,那些大单位也只不过去点个卯。咱们这种冷淡衙门,又没什么事儿,所以就不走那个形式了。过了十五你再去上班吧!不过记着写一篇反应新时代农村过年的稿子,领导交代过,打算年后就登到A日报上。这个工作就交给你了!”

高加林只得老老实实接受。不过写这东西也没什么难的,他过年回了高家村,也是真情实感,真实描写。

高加林回了家,用了半天时间,一挥而就,八千字的稿子就此诞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的热爱!

高加林又修改一下,感觉差不多就这样了。

过了正月十五,高加林连忙老老实实去单位报到。这一天领导要求所有人到岗,要开全体大会,回顾总结,以及列出新的一年计划。

然而高加林并没有看见所有人,一问张姐,果不其然,好几个人没有到岗。原因无非是说去采风或者访问,回不来。当然这种原因都是糊弄而已,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领导自然也知道,脸色也不会好看。既然人差得太多,开会就只能延期了。

高加林倒是老老实实,一见面就把自己写的稿子交上去了,然后就坐在那里老老实实写年终总结和新的一年计划。

高加林写得正高兴,却被领导叫进办公室。

高加林正襟危坐,老老实实听领导训话。

“小高啊,你的这篇稿子我看了,写得很好!我很欣慰,这证明你勤奋刻苦,积极观察,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人民作家!很不错!”

领导把高加林夸奖一番,这让他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谦虚了两句。

“把你叫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儿!这可是件大好事!华夏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奖结果已经于今年2月16日在BJ公布,恭喜你啊!你的小说《涌泉》获奖了!这是你的骄傲,也是咱们A作协的骄傲和成绩,我特别高兴!”

高加林听到这里,心里高兴得开了花,喜形于色,嘴角也乐得合不拢了。

“呵呵,谢谢领导。也是在领导和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下,我才取得这么一点点成绩。”

“哈哈!”领导笑了起来,“小高呀,你拍马屁也要有个谱啊!你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还没加入作协呢,哪有什么领导和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呵呵,”高加林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硬往回圆,“我一直喜欢并学习A日报的文章,特别是领导写的那些文章,从中吸取了很多养分。所以也算是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哈哈,你别硬编了!”领导被高加林的瞎扯逗乐了,“下周一,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要在首都举行颁奖典礼,你是准备一下,按时去首都吧!给,这是文件和颁奖礼的说明,你看一看。”

高加林接过文件一看,这次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还真不少,有《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李存葆)、《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迷人的海》(邓刚)、《美食家》(陆文夫)、《棋王》(阿城)、《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等等,都是自己耳熟能详的作品。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只举办了五届,后来就停了。这个奖项的设立本身就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烙印。

设立这个奖项的负责人当时就说过,“任何奖项的设立,本身就有意识形态性,它除了举荐和维护文艺自身的生产规则外,还要考虑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评奖标准的要求。”

所以,正因为如此,高加林的《涌泉》才会极为顺利地跻身这个奖项。

高加林回来,把获奖的事情给刘巧珍一说,她也是激动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