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第四十五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2 / 3)

“哦?"苏轼跟在孩子后面,听她说这话突然来了兴趣,若有所思道,“真的吗?”

“可以一试。"圆娘甚斟酌道。

几人顾不得休整,将这群鸭子赶到田间地头,尤其是没翻过土的田间地头。群鸭来到野外撒丫子跑,十分活泼,边跑边在地头上啄一口,边跑边啄,啄的正是蝗虫的虫卵。

此时已过深秋,因为之前爆发了很严重的旱情,之后又有蝗灾侵袭,农人并没有机会播下冬麦,地里都皲裂成龟纹,大片大片的荒着呢,偶尔会碰见几从干枯的杂草。

带着黄色绒毛的小鸭子们在田地间穿梭,像一群游动的小鱼。孩子们得了这种难得一见的野趣,乐得开怀,苏轼看着大片大片荒芜的土地,眸中的惆怅都快溢出来了,秋天不能播种的话,来年春天就会打饥荒。他现在还未查看密州百姓到底有多少人借了青苗钱,明年春天没有新粮入仓,百姓拿什么还青苗钱?拆了屋顶拿房梁抵吗?!这未免也太过分了!小鸭子们吃饱之后便来回踱步玩,苏轼命人将其赶到牛板车上的笼子里,天色不早了,该回家去了。

正当众人准备回家时,只见砚青快马加鞭赶了过来,在离苏轼三丈远的地方急急扯住缰绳,骏马扬蹄长嘶。

待马儿平复后,砚青迅速下马回禀道“主子,朝中来人了,是监督各州实施新法的提举官。”

苏轼望着成片的荒地,瞬间窝了一肚子火,他翻身上马,吩咐砚青道“将几个孩子安全送回家。”

“是!"砚青领命。

刚刚因小鸭子吃食而开心的几个小家伙,瞬间不笑了,且沉默了下来。砚青拍了拍辰哥儿的肩膀说道“没事的,往年也有视察新法的提举官来各州,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辰哥儿僵硬的点了点,踏上回家的马车。

小萝卜头们带着小鸭子回家了。

刚一进家门,辰哥儿就跳下马车,蹭蹭蹭的往书房跑,圆娘也跟着跑了过去,两小只还没走近,就听见书房传来拍击书案的响动,很重,闷闷的犹如惊雷一般。

辰哥儿紧握着圆娘的手,示意她不要害怕,二人找了个书房转角处,屏气凝神认真听着。

一道陌生的声音说道:“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苏轼怒回道:“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继而是一阵令人发闷的沉默。

茶杯置于案上的声音传来,那人终是退了一步说道:“苏公可缓行,待我请示朝廷后再做定夺。"说着,便要起身告辞。苏轼将人送出官邸,而后沉默的回了书房。六郎今天都没被爹爹抱过呢,他迈着蹒跚的步伐,跌跌撞撞的跑过去,吵着要爹爹抱,要爹爹举高高!

“六郎的乳母呢?怎由着他来书房?!"苏轼高声说道,语气透着些微不而与僵硬。

六郎听得出爹爹的烦躁,以为爹爹不喜欢自己了,进而哇哇大哭起来。辰哥儿和圆娘急忙走进去,却见王闰之先进了书房,她温声软语道“夫君请息怒,三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我端两碟小菜来,你且喝几杯顺顺气,别跟六郎一般见识。”

说着,她将六郎交给奶娘抱出去,自己吩咐仆妇去厨房端两样苏轼爱吃的小菜来。

圆娘和辰哥儿见苏轼脸色有所好转,他们又轻轻的退了出来,截住六郎的乳母,他们两个将六郎抱到别处去玩。

圆娘晃动手中的拨浪鼓引逗他,辰哥儿带他去看小鸭子,二人花了好一番力气才哄好了怀中的小人儿。

辰哥儿困惑道:“我从未见爹爹这样过,他一直都是温润有礼的人,对待我们也极有耐心,这次可见是真动了火气。”“师父身为一州长官,自然要对此州百姓负责,刚刚咱们也看到了,大片大片田地没能种上冬麦,来年春天必会打饥荒,到时候官府催收青苗钱,百姓们哪里还有活路?偏偏这时司农派人来推行手实法,百姓将按财产的多寡摊派免役钱,有不如实报财产田地的,其他人可以举报,但仔细看看密州百姓连遭两灾后哪个不是赤贫?这提举官简直是吃凉不管酸,难怪师父会如此气愤,他们这些稳坐中枢之人,简直是在别人伤口上撒盐尤不自知。"圆娘轻叹道。辰哥儿闻言沉默良久,自语一般喃喃道:“世上就没有两全其美之策吗?”“难说。"圆娘说道。

“阿姊,阿姊,我要球球!我要球球!"六郎见阿兄阿姊只顾聊天,又不理他了,不禁插话道。

圆娘掂了掂手中的蹴鞠,继续逗六郎玩耍,她一心二用对辰哥儿说道“万幸,密州还有师父这种好官。”

辰哥儿点点头,不禁叹道“好官不好做啊。”圆娘笑道“虽然师父不喜欢王安石,但我觉得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什么话?“苏轼轻声踱步而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圆娘望着苏轼的眼睛说道,“人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

苏轼忽而释怀了,他轻喃道“是啊,要做就做问心无愧的官。”他走上前去,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伸出手来说道“将六郎给我吧。”六郎见爹爹来了,早早的将小胳膊伸了过去,此刻见爹爹来抱他,开心极了,他奶声奶气的说道“虽然爹爹凶凶,六郎还是喜欢爹爹。”苏轼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