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第三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2 / 3)

苏轼闻言哈哈大笑道“献丑了,回头请你们主君吃肉。”“啊!果然是苏公。”

“苏公快歇歇歌喉吧,您填词累了半响,唱曲儿是我等分内之事。”一阵丝竹管弦声争先恐后的从各大画舫中倾泻而出,歌姬们手执红牙板,和着乐声唱起苏轼刚刚唱的那首词。

各大画舫的主君们还在划小舟往自家画舫赶呢,听到众画舫的乐声如此整齐划一,跟排练过一样,不禁笑骂道“我们尚且在水路上挣扎,苏子瞻倒是悠游自在,一定要上苏家画舫将他绑走。”

岸边上,菖蒲香角分发完毕,日头也愈发毒了,苏迈撑了条小船,载着圆娘、辰哥儿、叔寄、陈十一娘、陈云谏找自家画舫。圆娘扶额,所有画舫外观都大差不差,偏偏此时还唱着同一首曲子,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叔寄问道:“这可怎么办?!”

辰哥儿走到船头安慰众人道“莫慌!",他随之打了一声嘹亮的口哨,不消片刻,西湖深处画舫的船头露出了金猊奴那憨憨的狗头来,苏迈驾着小船向那驶去。

孩子们陆陆续续登上了画舫,因为苏家孩子多,画舫上并没有那许多的莺莺燕燕,只有朝云领着府中的几个女使在舫内支应,这也是陈襄喜欢把自己的一双小儿女往苏家送的缘故。

此时苏轼早已沐浴完毕,身穿一袭水青色道袍在窗边晾头发,他面前的桌案上摆了许多造型奇特的角黍,见孩子们回来了,他剥了一个角黍塞到圆娘嘴里道:“快尝尝,司录参军家的角黍可是一绝。”圆娘笑道:“刚刚在外面,司录参军说要捉着师父去作诗,他还没逮住你吗?”

苏轼轻笑道:“他没这本事,不然咱们吃这角黍可得去别家画舫里了。”辰哥儿自己拿了一个角黍,给陈十一娘和陈云谏一人递了一个角黍道“这就是所有画舫同唱一曲的原因?”

苏轼随意将头发拢了拢,松松垮垮系了根墨色发带道“然也。”陈云谏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赞叹道“高!实在是高!”几人正在舫间说笑,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人高声喊道:“苏子瞻,你开门!有种你开门!”

圆娘瞥了门口一眼道:“这又是哪家的杀过来了?”辰哥儿透过纱窗瞄了一眼道:“这次是大家一起过来的。”苏轼闻言差点将口中的茶喷出来,他招呼砚青道“领着孩子们去隔壁间暂避一下,别挤着了。”

砚青刚想领命,却听闻啪嗒一声,船门被人挤开了,大家稀里哗啦往屋里冲,苏轼眼疾手快将圆娘和十一娘两个娇滴滴的小女娃护在身后,他给苏迈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照看弟弟妹妹们,自己伸手簪发束冠迎向前去。各家郎君身后都跟着书童,手中提着笔墨纸砚和食盒,显然觉得自家画舫不够有意思,非要找苏轼凑热闹。

陈襄说“我家女使们都得子瞻两个题扇,我们不能什么都没有吧?!”苏轼笑道:"好说,好说。”

陈襄对自家大郎说道“快,笔墨伺候起来。”司理参军王尔霏虽然不通诗赋,但写得一手好字,他促狭的眨了眨眼道:“我新近得了一支好笔,正好托子瞻帮忙润一润,沾沾子瞻的文气。”陈家大郎会意,笑道“还有这等好事,世伯有此好物合该早拿出来给晚辈们开开眼。”

王尔霏从善如流,命自家书童将笔取来,大家定睛一看,差点笑得喷饭,多损啊,那赫然是支不添黄鼠狼尾毛或山羊毛做笔柱的纯鸡毫笔,奇软无比,一不小心就能泅出一个墨猪来,等闲人压根不会控此笔。陈家大郎命人展开带来的细绢,亲自将鸡毫笔蘸了笔墨递到苏轼手中道:“苏公,请。”

苏轼打量了笔端片刻,沉默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众人催他道“莫非公与此笔有前缘?”

“那倒没有。"苏轼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只是在想到底是哪只鸡死的如此悲愤,非要变成一支笔来发牢骚。”

听此妙语,众人绝倒。

“莫要拖延功夫,速速作一首端午诗来才好。“众人催促道。苏轼抬眸对执绢卷四角的四名书童说道:“你们可要拿稳咯。”“快写,快写。”

苏轼唇畔勾起淡淡笑意,提笔写道:“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字的五言长诗一气呵成,笔墨飒沓,铁画银钩,肆意风流,诗意高古刚烈,令人拍案叫绝,全篇竟无一字粘连墨迹。“厉害,厉害,不愧是苏子瞻!如此控笔功力简直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啊!”

陈襄笑道“倒是这支鸡毫笔给了他启发。”苏轼吹了吹笔尖道"如此好物,我的了!”王尔霏本来就是拿这笔来逗他的,此时亦不惜宝,割爱道“此笔合该配你。”

苏轼转身四处瞧了瞧,招呼道“我徒呢?”圆娘在跟小伙伴们分五色水团吃,正吃得起劲呢,见师父叫她,忙站起身来说道“师父,我在这儿呢。"说罢,她放下碗筷,得得得的跑了过去。苏轼将鸡毫笔插在她的髻发上说道“此等好物,帮师父收着。”“好嘞!"圆娘挤出去,叫辰哥儿等人来看宝贝。几个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