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砸。
那场面,许晚春看过一回,就不忍直视第二次。见养母准备离开,她开了句玩笑:“还以为您是担心我才不去的。”许荷花回头白了闺女一眼:“自作多情了不是?”许晚春:
下午三点多。
革命窗花创作比赛结束后,许王氏便归心似箭。完全不管儿子们想要继续观看节目的心思,坚持要去闺女家。而且是马上!是立刻!
母亲得了全公社剪窗花比赛一等奖,这是多么大的荣誉,本就孝顺的几个儿子哪里会拒绝。
最终,由老三套上爬犁,拉着老娘就往姐姐家跑。当然,老太太最终的目标是外孙女。
见到桃花儿时,她满脸喜意,都不用人开口问询,便噼里啪啦的说了比赛时的风光过程。
尤其上台领奖的画面,更是翻来覆去讲了十几分钟。末了,还将抱在怀里的搪瓷缸递给外孙女,显摆:“瞅瞅,多好看,还有奖状咧。”
许晚春本来就很捧场,得知还有奖状,立马更感兴趣了:“姥,奖状呢?”许王氏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出去时,还紧张叮嘱:“小心些,别给姥姥扯坏咯。”
“回头您让舅舅们划块小玻璃,再用木头相框裱起来,几十年都不坏。”这个办法好,许王氏心里美滋滋,嘴上却有些不好意思:“会不会被人嚼舌根?”
许晚春不以为意:“这可是您自己得来的荣誉,必须显摆出来,那些说风凉话的,肯定是嫉妒您老有福气。”
“哎哟喂,你这孩子,嘴咋这甜!”
那必须滴,许晚春嘿嘿笑着又哄了老太太几句,见她笑得满脸褶子,才低头看起这年代的奖状。
其实没什么新鲜,白底黑字的薄纸上,除了红色印章,再没旁的色彩。不过…“姥,您叫王喜妹?"这还是许晚春头一回知道姥姥叫什么。提到这个,许王氏突然心生感慨:“是叫王喜妹,要不是那写字先生问,我都快忘记自己叫什么名儿了。”
这个时代是这样的,许晚春也忍不住暗叹一口气,很快又笑哄:“大领导都说了,时代在进步,妇女也能顶半边天,都能顶半边天了,咋能没有自己的名字?往后再有人问您叫什么,您就说叫王喜妹。”许王氏关注错了重点,骄傲道:“我们桃花儿咋这么本事?说的话跟那写字的先生一个样。”
“那您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不?”
“姥也不懂,反正听文化人的准没错。”
“那姥姥可别忘了,您叫王喜妹。”
“对!我是王喜妹,不是许王氏!”
曹家厨房。
许荷花完全不知道老娘跟闺女的互动。
她正在跟着吴姨做福字饼,顺便闲聊八卦。聊着聊着,许荷花就说到了年后,屯里有哪几家要办喜事。有喜事,就代表又要随礼,她忍不住吐槽起来:“.一家家的,生那么多孩子,每个孩子结婚都喊我,光出不进,这些年我也不知道亏了多少钱。”吴玉珍一辈子单身,少有人情往来,却也听得肉疼。她将去核的红枣、白糖、麻油全放到容器中,边碾压边出主意:“回头桃花结婚的,你大办一场,全给收回来。”
“哪能都收回来?再说了,那可有得等了,桃花明天才15岁。“说起闺女,许荷花心情都好了。
于是她又跟吴姨分享起前些天在市区时,闺女被很多人相中,欲要做媒的事情:“一家有女百家求,在旁人看来是好事,但我跟楠姐都担心…世道乱着,真担心丫头太惹眼,会招来祸事,所以准备年后就开始物色人选了。”吴玉珍又往容器里加了些核桃提味:“这么早?”许荷花将酥皮搓成团:“多选选,好男人可不好找,说不定要选上几年咧..要是运气好,遇到合适的,早早订婚也能赶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话吴玉珍赞同,她也很喜欢桃花儿,不过.“你现在说得轻松,就怕将来真嫁人又舍不得了。”
说起这个,许荷花就更得意了:“我家桃花儿说了,将来结婚会带上我..要是把楠姐还有曹大夫也带上就更好了,咱两家处的,跟一家人也没两样,就怕人太多,男方会不高兴。”
吴玉珍哭笑不得:“带着你还合理,哪有带上师父师娘的?他们自己又不是没儿子…咦?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许荷花头也不抬,下意识回:“什么不可以?”旁观者清,吴玉珍直奔重点:“景梁啊,多好的孩子?他要是娶了桃花,你们几个不就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
从未往这上面想过的许荷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