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视频通历史,我打造十大帝王金榜> 第457章偷袭乌巢,大败袁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7章偷袭乌巢,大败袁绍(2 / 2)

输在紧要关头豁出自己的那股狠劲。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袁绍在洛阳和官渡这两场大战都输了。

汉末倒塌,董卓突然现身洛阳袁绍颤抖了。

官渡关键时刻,袁绍安排大将去攻击曹操大营。

要知道这是最高端的荣誉及胜利品,理应自己搏命拼杀到最后时刻。

而不是坐在营帐中,等着传来捷报和皇冠。

这需要拿自己当献祭品。

就像:

高祖成皋之战。

光武于昆阳河北。

魏武于濮阳官渡。

唐宗于虎牢玄武。

都是如此。

都是需要狠到拿命去搏,才能夺得让所有人仰望的皇冠。

这是华夏历史上盛名的以寡胜众战役之一,也是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

曹操经过一年对峙,胜了官渡一战。

曹操用两万兵力,攻其不备,大败袁绍十万军队。

曹操以其超凡智慧和胆气,谱下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成就。

建安七年,袁绍因大败忧郁去世,曹操乘机剿灭袁氏。

建安十二年,曹操拿下乌桓。

此战同时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根基。

官渡一战也是袁曹双方力量博弈,也是当时分裂的华厦北部走向统一的关键性一战,对三国发展影响力极大。

事实上曹操此战获胜并非偶然。

袁曹双方战斗,虽说是当时封建割据势力背景下的争斗,可它让地区统一,客观上百姓愿望亦是如此。

而曹操战事处于劣势情况下,全依赖荀彧、荀攸和许攸。

而且曹操愿意接纳能人之策,所以获得最终胜利,也是用人之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知是演义的过于出神入化,像极了曹操的座右铭。

要知许攸和荀攸都才华横溢,所献计策,皆有逢凶化吉功效。

而荀彧此人更是战略目光长远,能够鼓舞和支持曹操在关键时刻坚守战斗,可谓是高端人才。

由此得知,妥善运用人才相当于“一计敌万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