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时期,弋阳县城外数十里处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子,名为结竹村。
村子里的人以吴姓为主,其中的一户大户家主叫吴庆之。当祖上的家业传到他手上的时候,整个村子的田土基本上都由吴庆之盘了下来。
不过,这个吴庆之,与当时其他地方的家主不一样,他的目光并没有局限于众人所熟悉的蚕桑之道,反而对粮食种植极为重视。
或许是因为其祖先曾因缺乏粮食而遭受困境吧。因此,在接手家业后,吴庆之还借着往日里朋友们的便利,引进了占城稻的种子,把一年两季的稻谷轮作经营的更是如数家珍。
当然,在重视粮食为主的同时,吴庆之也没有放弃商业方面的渠道,只不过对比起来的话,粮食的种植在吴庆之的心里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罢了。
因为村里人的基本上都是同宗,负责耕种的也基本上与吴庆之有着或深或浅血缘关系的吴家人来负责。
不过,在这方面,吴庆之倒是没有把种田的和经商的族人待遇分开。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会时不时地亲自去地里查看稻子生长情况。
而且,每到稻谷快要成熟的时候,吴庆之都要安排人在田边搭建起简易的茅屋,放上锣鼓。一来是担心山里的野猪、野兔之类的野物糟蹋粮食,二来也是防止有贼人趁夜盗割谷子。
这天夜里,轮到了吴家的一个名叫吴二的家仆守在茅屋里。吴二躺在铺着稻草的木板床上,听着外面传来的阵阵蛙鸣,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忽然间,一阵轻微的“唰唰”声传入了吴二的耳中,将他从睡梦中惊醒。吴二揉了揉眼睛,仔细一听,发现这声音竟然来自于稻田里!
难道有人在偷谷子?吴二心里一惊,急忙从木板床上爬起来,抄起放在床边的一根短棍,蹑手蹑脚地走出茅屋。
此时,月光稀疏,勉强能够照亮前方的道路。吴二瞪大眼睛,借助微弱的光线,果然看到稻田里有个黑影在那里一动一动的,似乎正在收割着什么。
吴二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喝道:“谁在那里?竟敢偷我吴家的谷子!”
随着吴二的呵斥声,那个身影显然受到了惊吓,扔下手中的东西,撒腿就往远处跑去。
“可恶!看你往哪里跑!”吴二提起短棍,大步追了上去。
然而,那身影跑得极快,转眼间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尽管吴二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最终还是没能追上对方。
当吴二回到茅屋后,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无法入睡。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稻谷,生怕它们会被偷走。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他肯定会受到主人严厉的责罚。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吴二便迫不及待地赶到了昨晚看到贼人的那片稻田。他仔细查看了一下四周,发现稻谷并没有被盗割,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安慰道:“幸好,谷子还在!”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二天夜晚,吴二瞪大了双眼,警惕地守候在那块稻田附近,一直等到深夜。不出所料,又有黑影出现在稻田里。
不过,等吴二提着短棒追的时候,那个贼人似乎对地形非常熟悉,贼人又一溜烟跑的不见了踪影。
第三天早上,吴二再次来到那块稻田查看。令他惊讶的是,稻谷依然完好无损。没有被盗割。吴二这才拍拍胸口松了口气。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同样的情景不断上演,每晚都有人影在稻田里出没,但稻谷却始终没有被盗走。这让吴二感到无比困惑和愤怒。
什么意思呢,欺负我提着短棒追不上你是不?还是故意调戏老子,等老子去找主人弄个长枪,到时候给你来下好的。
这个时候,吴二全然没有把贼人的身影和未被盗割的谷子联系起来。
夜幕降临,吴二蹲守在茅屋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块贼人多次出没的稻田。果不其然,如他所料,半夜时分,那个贼人的身影再次出现了。
吴二怒不可遏,抄起长枪,怒气冲冲地冲出门外,嘴里骂道:“直娘贼!你还真当我是病猫,好欺负的吗?”
那贼人听到声音后掉头就跑,吴二拎着长枪在后面大步追赶。瞧着机会,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长枪朝着贼人投掷过去。只听得噗通一声,长枪正中贼人,将贼人打翻在地上。
空出了手的吴二赶忙点燃火把,跟到前面一看,那里有什么贼人咯。自己扔出去的长枪砸翻的是一截枯杉木。
莫不是你这个东西在作怪?吴二把这截枯杉木提在手上掂了掂。老子明天就把你烧了,看你还做不做怪。
于是,吴二就将这截枯杉木带回了茅屋,随意地扔在了自己睡觉的床下面,心里琢磨着等天亮之后再再把它给烧了。
待到天亮之后,吴二提起这截枯杉木往村里走,途中遇到了村里的巫师。巫师见他手中拎着这么一截枯杉木,就问是怎么回事。
吴二便将昨晚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