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我通过他开展工作也比较方便。”天大地大,手头的项目最大。再说这个事情做完,别看430厂那边能几乎白嫖一个成熟的涡扇发动机型号,但真要算起来,还是他和黎明厂的收益最大。航空动力“老大哥”的身份绝对无可撼动。……把手头最重要的事情解决掉之后,常浩南随后又回了几封传真,确定兴澄特钢为航空发动机轴承用钢的a点供应商,而东北特钢则为b点供应商——这个年代的电子邮件在国内还不是一种正规的沟通手段,因此正式的公文还是要通过信件、电报或者传真形式送达。至于所谓ab点供应商,则是参照戏剧ab角的配置,避免偶发的不可控因素对项目进度产生巨大影响,属于风险管控的一部分。在这90年代还不算流行,不过以后大家都会在血淋淋的教训中逐渐建立起这种意识。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东北特钢就失去了机会。于公于私,常浩南都不可能让他们的努力打了水漂。作为一切制造行业的基础,材料领域的巨大突破绝不只是有利于某一个项目。尤其是齿轮轴承这种华夏制造业历来的短板。当然,常浩南相信无论兴澄特钢还是东北特钢,都肯定已经在考虑把这种新材料推向市场了。但是获得市场的认可毕竟还需要时间。思索半晌之后,常浩南重新拿起电话,拨通了科工委那边的一个号码。只不过这次不是直接打给丁高恒。对方毕竟是科工委主任,不可能什么小事都直接麻烦人家。“喂,兰秘书,我是常浩南。”“浩南同志,有事您吩咐。”尽管常浩南如今在科工委并没有任何正式职务,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除了丁高恒本人以外,他在科工委的话语权几乎跟几位副主任齐平。兰秘书这种能跟在大领导身边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不违反原则问题,常浩南就是他的第二个领导。“麻烦把目前申请到精工计划的项目列一个表,然后发给我。”常浩南自然是准备从里面找几个合适的分给东北特钢。他需要一碗水端平才行。“好,我马上去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