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统一宇宙> 第17章 道法天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道法天才(1 / 2)

背上行囊,李承和宋静静向昆仑山出发,两天后,两人到了昆仑山脚下。

山脚下有一个亭子,里面坐着一位道长,看见李承两人来后,起身做了自我介绍,说道,两位施主你好,在下是昆仑山上清观的第八十八代弟子,奉执事之命在此等候两位施主,两位施主跟我一起上山吧。

李承和宋静静跟在道长后面,一路向山上走去。走了好一会,看到一个山门,上面写着上清观三个大字。

到了道观后,道长带领两个人去了经堂。道长向经堂执事汇报完后,在外面候着。

李承二人跟执事简单交流了几句,得知未来一个月的时候就要在经堂学习太极拳的静功心法,然后二人出去,跟着道长去了静室,是专门接待外来客人居住的地方。

收拾好行李后,李承打算和宋静静出去逛逛,看看昆仑山上的风景。与其他山脉不同,昆仑山除了巍峨壮观,仿佛有仙气在整个山上飘荡。

回到静室,两个人重新将太极拳法打了一遍,感觉浑身舒坦,经络脉搏活跃起来。

宋静静说,李承,太极拳法你已经学会,我还有一门太极剑法,接下来,我们一边学心法,一边练剑法吧。

李承当然乐意之至,这两天舟车劳顿,今晚就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要学习心法了。

一早上,两个人来到了经堂,这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和李承他们一样来求学心法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只是每个人的悟性和耐心可能不同。

心法,最重要的是静下来,感悟自然,加上悟出心法的玄妙,改变体内能量的运转方式。

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尾难,修炼道教的功法心法更是难上加难。经堂内学习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摸到心法门槛的,而且就算入门了,每个人的境界都参差不齐。

李承听了一上午道长的讲法,还是一头雾水,反而是宋静静率先感悟,心有所得,闭目盘坐在蒲团上,让体内的能量随着心法运转起来。

小时候,宋静静学习太极时,教练的师兄曾传授过所有人心法的入门口诀,由于年幼,悟性未开,始终参悟不透,今天,在道长的讲解下,终于有所领悟。

随着一口气从口中呼出,宋静静从短暂的入定状态醒了过来,授课的老师看了一眼,知道这是心法入门的状态。这种情况,道长十几年见了不少次了,也见过好多人因为久久入门不了,而错失了与道门的缘分。随即,道长又无事一般,继续又讲解了起来。

中午,休息的时候,宋静静才能跟李承说话,两个人同上一堂课,收获不同,表情也就不同。

很明显,李承因为一上午没有听懂心法而感到无力,苦恼。宋静静脸上流露着笑容,因为这么多年,自己终于参悟心法的玄妙,一只脚踏入了道门。

看李承心情不好,宋静静安慰道,李承,我是因为小时候就听过心法入门篇,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上午听了道长的讲解才入门的,你不要气馁,你今天才接触到心法,此中玄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领悟的。

听到宋静静这么说,李承心里顿时感受了许多。中午休息好后,下午还是和上午一样听入门心法。

上午有些人因为待了好多时间,迟迟没有入门,便退下昆仑山,回去了,而住的静室却没有空置,很快就又有人和李承昨日那样上山了。

来昆仑山的人,都是家里有钱有权有势之人,有的来见见传说的上清观,有的来学习功法强身健体,,有的则是想要学习心法。上清观的环境养人,住在这里的道长,无不是仙风道骨,在道观历史上,历代住持大多都是长命百岁。道观的功法,又绝对是整个华夏最正宗最上乘的,而道观的心法,有人猜测可能藏有延年益寿,焕发生机的秘密。

李承来之前也听宋静静说过,所以都说上清观是宝地重地,一点也不夸张。

一下午,李承还是毫无收获,只好先把心法背下来,这也是李承目前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经堂内,传授功法不能交头接耳,扰乱课堂,基本上是由道长在台上传授与解释。

不能怪道长藏私,心法本身晦涩难懂,加上精通心法之人唯有主持和监院不过五手之人。

与李承听不懂脑子处于混沌状态相反,入了门的宋静静觉得听道长讲心法是一种享受。一天下来,宋静静已经在体内运行了一个大周天,还有若干小周天。

晚上,李承把心中的疑问悉数说给宋静静听,宋静静也是尽可能全部解释,也只能给予一点点的帮助给李承。宋静静跟李承说了自己体内运行大小周天之事,让李承甚是羡慕。心想,如果自己能够运行大小周天,那自己的左手是不是就可以变回原来的样子,然后再运行周天,是不是又变回透明的状态。

夜里,清风拂过窗外,皎洁的月光洒在砖瓦上,有人入睡有人难眠。李承屋内已经熄灯,但是能感觉到,旁边的静室有人还是灯亮着,估计在彻夜修炼心法吧。虽然古话说,不能急于求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